史前古村落现身 新都文明史又向前推进近两千年

“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将目光投向广袤自然的同时,已善于发现美了。”日前,成都市考古人员在新都区新都镇褚家村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前的早期人类聚落遗址,其中的精美陶器、石器和器物丰富的祭祀坑让考古人员惊叹。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将新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两千年,极大地丰富了新都作为历史古都的内涵。

文物勘探

惊醒史前古村落

2月下旬,新都区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来到新都镇褚家村一建设工地。一次原本平常的文物勘探却意外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前的早期人类聚落遗址,区文管所立即将这一重要线索报告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为保护遗址,弄清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及其价值,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人员随即进入现场,并将情况上报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展开抢救性发掘。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一部副主任陈洪介绍,褚家村遗址是继今年初在斑竹园社区之后新都发现的第二处史前聚落遗址。到目前,抢救性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发现有先秦时期灰坑、砾石堆积坑、竖穴土坑墓、小型木骨泥墙房址等重要的考古遗迹现象,取得了重大收获。

现场发掘

惊现聚落祭祀坑

通过发掘和初步整理,考古人员发现,褚家村史前聚落遗址从时间上跨越了商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重要的先秦时期,出土了高柄豆、盆、瓶、小平底罐、敛口广肩罐、壶、圈足器等纹饰精美的陶器;细腻而锋利的磨制石锛等。“这个遗址为研究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构建成都平原地区史前史提供新的线索,为构建成都平原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提供了依据。”陈洪介绍说。

在发掘现场西北角的一个探方里有两个直径约1.5米的圆坑,坑里重重叠叠地堆放了许多破碎的陶器。陈洪说,这是两处三星堆时期的灰坑,里面有大量的三星文化典型器物。从器物的摆放来看,这两个灰坑内的陶器不是随意丢弃的,应当和当时的祭祀有关,从而预示着该遗址规格较高。“三星堆发现的祭祀坑里堆放的大多是铜器,而这里堆放的是陶器,三星堆是国家级祭祀,而这里是一个聚落的祭祀场所。”

考古研究

新都又长两千年

此次在新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也将新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两千年,极大地丰富了新都作为历史古都的内涵。现场考古人员介绍,新都地处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之间,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华阳国志》载:新都与成都、广都,号称“古蜀三都”。近20年来,考古人员在新都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

“早在4000年前,新都这块土地上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他们修房造屋、化土成器,过着稳定的农耕定居生活。那些陶器上的精美纹饰,表明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劳作以维系生计,他们将目光投向广袤的自然,发现美并进一步将这些美的特质进行归纳、抽象,以线条的方式表现在那些古朴的陶器上。”一块块残缺而看似粗糙的陶片,让考古人员“融入”到了4000年前成都平原的乡村生活之中。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