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现完好古墓 周边散落战国陶鬲碎片(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土台上面发现的盗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土台周围发现的陶鬲碎片,进一步佐证了古墓年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初步判断:这个四方形的土台是战国时期的古墓

莱西市大架山中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更奇怪的是古墓上面还有一个深约7米的盗洞。昨日上午,莱西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考察,发现墓穴周边散落有战国时期的陶鬲(lì)碎片,而且盗洞并没有挖掘到真正的墓穴,工作人员据此判断战国古墓还保存完好。

报料:有人用洛阳铲挖开墓地

“我们这里有座墓被人挖了个深洞,好像是被盗了,现场留下一个盗洞。”昨天,莱西市沽河街道办孙家坡村村民刘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这一情况。据介绍,大约20多天前,几个身份不明的人在这里用盗墓者专用的洛阳铲,挖了些胳膊粗的小洞。因为墓地离村子比较远,又有很多现代的坟墓,即使村民偶尔看见也没在意,直到前天有村民经过这里,才发现墓地上被人挖开了一个洞。得到这一消息后,记者随即向莱西市文化局反映此事。

实测:七米深盗洞没挖到墓穴

昨日上午,莱西市文化局派出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大架山的这处墓地。

这里是一片丘陵地带,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小山丘,山丘的中间有一处四方形的土台,宽约15米,高约3米,下面是村民种植的果树。村民发现的盗洞就在这处较为平整的土台上,盗洞长宽约0.5米,因洞内光线不足无法目测深度,且越向下越窄,一个人根本无法容身。专家用绳索拴上重物沉入洞底,测量洞深约7米。专家告诉记者:“盗墓贼可能没有挖到墓穴就放弃了,如果挖到墓穴,盗墓贼肯定要加宽盗洞,这样才能取出墓穴里的东西。”

考察:陶鬲碎片佐证古墓年代

随后,专家开始对周边环境展开调查。在离盗洞100多米远的一条水沟里,专家发现了从盗洞里挖出的土和石块。此后,专家在土台周边的泥土中意外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经鉴定这些碎片很可能属于战国时期。专家分析说:“从墓穴形状看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墓,墓穴周围发现的陶鬲碎片中含有云目,陶鬲内含云目在战国之后就很少见了,初步判断古墓是战国时期的遗迹。”

村民:古墓旁原来有座三官庙

记者了解到,附近的村民中还流传着关于古墓的一个传说。村民管这里叫“三官墓”,是古代三个官员的墓穴所在地,但具体是哪个朝代的人已无法考证。离这里不远处曾经有一座“三官庙”,可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推倒了。

莱西市文化局局长程灿谟告诉记者:“莱西这个地方曾有个莱子国,建立于夏朝,春秋时期被齐国所灭,后划入齐国的‘即墨’,整个胶东地区都归即墨管辖。”程灿谟表示,他们已向警方报案,等向上级部门汇报此事后,将对古墓展开进一步考察论证。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