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水利防洪工程鱼翅在四川阆中“浮”出水面

四川省阆中市在新建滨江路防洪堤时,在嘉陵江王家嘴古河堤段,4道建于明代万历23年的水利防洪工程——鱼翅,日前从江水中露出,并暴露在地面上。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4道保存较完整的明代鱼翅,在全国非常少见,对研究古代防洪工程具有重要价值。

阆中市区三面环嘉陵江,江边约1000米长的王家嘴古河堤段属于明代水利工程设施,在《四川通志》《保宁府志》《阆中县志》上均有翔实记载。据阆中市文管所所长郑勇德介绍,此前,古河堤部分被泥土掩埋,鱼翅大部分则被泥沙淤积,很少露出江面。王家嘴古河堤段的这4道鱼翅,就是古河堤向嘉陵江中心延伸出的子河堤,因形似鱼的翅,所以称之鱼翅。鱼翅沿江水流向与河堤呈约40度的夹角并向江心延伸,洪水来袭时,大部分冲击到鱼翅上,鱼翅把洪水导流到江中心,从而减少洪水对河堤的冲刷,保护河堤。

据介绍,鱼翅是用约1米至2米长的条石呈阶梯状修砌而成,长约30米至40米,高约2.5米,底部宽约3米至5米,顶部宽约2米至4米。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先后前往阆中实地考察这4道明代鱼翅后认为,这种河堤带鱼翅的古代防洪工程,在设计的科学性和保存的完整性上,在全国均属少见,是见证和研究古代防洪水利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为保护这4道明代鱼翅和古河堤,阆中市修改了滨江路防洪堤建设方案,新建的河堤将绕开这个珍贵的明代遗存古建筑。该市还准备在此建设古遗址公园。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