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地区发现距今2000年古墓葬

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近期在“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施工中发现一批距今约2000多年的古墓葬。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5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施工中共发现墓葬三座,三座墓葬均遭较为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

该古墓葬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烟多镇如给村东约450米查那秀半山腰的一台地上,故此该墓地暂定名为“查那秀墓地”,墓地地处澜沧江左岸,西距江边约600米,高出江面约160米。

洛松曲扎介绍说,现场共发现古墓葬疑似点十余座,明显出露地表可以确认的古墓葬五座,均分布于查那秀山腰阳坡台地上。“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为修建线塔塔基时开挖基坑共发现墓葬三座。

通过专家组现场调查确认,初步认定此处应为一处古代墓地。2002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昌都县卡若镇驻地卡若村西北约800米处,热地垄沟南北两侧的山坡上发现的热地垄墓地进行了试掘,经测年鉴定,墓地年代距今2400到2000年。查那秀墓地与热地垄墓地同处澜沧江上游河岸山坡台地,相距约40公里,墓葬形制也较为接近,因此初步推测其年代与热地垄墓地年代相近。为进一步确定该墓葬年代及其他信息,调查人员已从中采集了头骨、椎骨和肢骨等,以作进一步的鉴定。

“目前,有关调查组已向施工单位发出口头停工保护通知,并划出了文物保护范围,要求对查那秀墓地墓葬保护区进行充分保护。”洛松曲扎说。

“川藏联网工程”总投资约69.86亿元人民币,包括新建昌都、巴塘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邦达、玉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全线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500公里,这是世界上穿越地质结构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预计工程在2015年建成投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沿线无电地区用电问题。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