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墓未现棺椁:被破坏或是官方毁墓

上官婉儿墓里到底有什么昨日记者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这座墓30多米长,墓葬的5个天井非常醒目。古专家告诉记者,在墓室没有发现棺椁,也没有发现盗洞,但墓却被大规模破坏。推断这可能是“官方毁墓”造成的。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墓志揭开墓主人身份

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对西咸新区一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上月开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墓志,写明墓主人是“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

“昭容是封号,上官是姓氏。”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告诉记者,昭容是唐代嫔妃的封号,是九嫔上午第二级,正二品阶。《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上官昭容》中明确记载:“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也……”再加上墓志中提到她祖父是上官仪,并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种种迹象都明确表述墓主人就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一生大起大落,最后被李隆基所杀。墓志上对于这些传奇色彩都有描述吗

李明告诉记者,墓志近千字,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因为墓志都很格式化,一般只会写好话。就是写墓主本人的生平经历、婚姻及其家庭情况等,所以看不到负面色彩。“从内容上看来,和旧唐书上的记载是差不多的。”

墓室带5个天井凸显昭容身份

专家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论证

上官婉儿的墓规模不大,但是规格很高。它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

记者看到,这座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它坐北朝南,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墓志是在甬道内发现的,并未被扰动。“唐墓的规格就是天井越多,规格越高。”李明告诉记者,昭容相当于二品,5个天井能够凸显这个身份。

之前有传言这座墓被严重盗扰,情况是否属实“现在看来没有发现盗洞。”李明告诉记者,发现五天井与第五过洞及甬道确实被大范围扰动,目前第五过洞及甬道顶部不存。道前砌筑砖封门,仅残余二层。墓室顶部全部塌陷,铺地砖全部被揭起,四壁残余部分最高1.38米。

一般墓室里放有棺椁,在墓室未发现棺椁痕迹和出土文物。壁龛开凿于第三、四过洞两侧,未被盗扰,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较好。

专家从天井、甬道和墓室被大范围破坏的情况判断,不似一般盗墓所致,应系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上官婉儿最后被李隆基所杀的悲惨结局,是否导致了墓葬被毁这个谜团有待揭开。

记者获悉,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的咸阳北原(古称“洪渎原”)上发掘了一大批的北周、隋、唐高等级墓葬,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收获,证明该地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墓葬区。

目前专家正在对该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对出土物进行清点。

上官婉儿的戏剧人生

上官婉儿又名上官昭容,她生于664年,死于710年7月。她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祖籍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她是唐代女官、女诗人,皇妃。她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凭借才气登上权力高峰,但又死于非命。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随后她随母郑氏配入内廷为婢。14岁被武则天赏识不仅免除了奴婢身份,还开始掌管宫中诏命。

随后上官婉儿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留下了“巾帼宰相”之名。又在唐中宗时,封为昭容。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并且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

710年的权力争夺中,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杀了韦后与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诗作曾收集成文集20卷,但已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32首收集在《全唐诗》中。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