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山(耶路撒冷)脚下惊现7世纪犹太宝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考古学家埃拉特·玛扎尔博士(Dr. Eilat Mazar)向外界展示在耶路撒冷圣殿山脚下发现的金质奖章。奖章直径约10厘米,上面刻有三样图案—烛台(寺庙用枝状大烛台)、羊角号(公羊的角),以及摩西五经纸卷(狭义专指《旧约全书》前五卷中的律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网9月10日编译报道:今夏,圣殿山脚下出土了一项惊人发现— 两个布钱包(其中一个已经腐烂的只剩部分纺织残留),里面包有36枚金币、金银珠宝,以及一枚刻有烛台(寺庙用枝状大烛台)、羊角号(公羊的角),以及摩西五经纸卷(狭义专指《旧约全书》前五卷中的律法)的金质奖章。

圣殿山是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宗教圣地,其敏感性在于它不同凡响的历史轨迹。圣殿山面积不足14公顷,却保存着众多宗教遗迹,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圣地。

本次考古的发现者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考古研究所的第三代考古学家埃拉特·玛扎尔博士,此前他一直负责对大卫城(即耶路撒冷,中东一城市)顶峰及圣殿山南墙的考古指导。玛扎尔博士将此次发现形容为“一次完全出乎意料、千载难逢的惊人发现”。

出土物的发现地点是距离圣殿山南墙只有50米远的一座荒废拜占庭公共建筑中,时间可追溯至晚拜占庭时期(公元7世纪初)。

因为奖章上铸刻的烛台有七个分支,属于圣殿专用的一种,也是以色列的国家标志,因此足以证明了犹太人七世纪前曾在此地存在与生活过。钱包被发现时,其中一个被精心地藏于地下,另一个则草草地散在地上,显然是因为匆忙还未来得及埋藏。

鉴于对文物可追溯时间以及发现时状况的考虑,玛扎尔博士估计这些文物应该是在公元614年,波斯入侵耶路撒冷时被遗弃在此地的。波斯侵占耶路撒冷后,许多犹太人重新返回耶路撒冷,并占当地人口的绝大部分,然而他们却备受波斯人的压迫,并极度渴望政治与宗教自由。后来,波斯力量逐渐减弱,为保存势力,波斯没有选择与犹太人联合组成同盟,而是转而寻求基督徒的支持,并最终容许基督徒将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

金质奖章上还串有一条金链,据推测,很有可能是摩西五经纸卷的装饰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枚金质奖章应该算得上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摩西五经装饰品(摩西五经纸卷经常穿戴框格、盖子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考古研究所古钱币专家桑德伯格(Lior Sandberg)表示:“三十六枚金币可追溯至四世纪中期到七世纪早期历届拜占庭大帝当权时期。”与硬币一同发现的还有一对大黄金耳环、一个镀金银质六角棱镜,以及一枚银锭。(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 Art Daily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