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挖出明末清初古墓群

杨二村挖出了古墓群

老人们说

古墓可能和“金人头”传说有关

今年6月,义乌稠江街道杨三村村民龚辉喜在挖新房地下室的时候挖出了几个洞穴,一了解才知道是四十几年前的防空洞(详见本报6月20日J3版《建新房挖地下室,挖出几条神秘地道》)。

这才过去一个多月,杨二村龚虚富家挖地下室竟然也挖出了东西,这回更不得了,是个明末清初古墓群。

“小心点,不要太用力。”望着挖土机一铲下去,就会塌一片的土,龚虚富很紧张,深怕一不小心铲到先人的骸骨,是大不敬。

“前些天挖到了几个墓穴,里面有4具骸骨和几个杯子。我们把骨头装在盒子里,等这里清理完了,我再到山上找个地方埋了。”龚虚富指着红土间的一面青色砖墙说,骸骨就是在那下面发现的。

说话间,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有东西,快下去看看。”

龚虚富赶忙下到刚被铲开的地方。只见不一会儿几个被泥裹着的东西被他放成一堆。拿上来一看,两个铁环、一个大钉子和一个被磕成三瓣的白瓷杯。

7月28日,义乌市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已经来过了,说这里的墓群应该是建于明末清初,估计是古代村民死后的一处安葬之所,保护价值不大。

虽然,古墓里没“宝贝”,但龚虚富和这块地的其他3个主人,也不敢怠慢。为表示尊敬,他们在用来陈放先人骸骨的纸盒表面糊上红纸,每挖到一个墓穴即使没有骸骨,也取出一些土表示一下。

68岁的龚明梓是杨二村人,与考古专家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这里的墓穴可能没那么简单。

“这个墓群可能和金人头的传说有关。”龚明梓说,传说发生在明朝,那时的皇帝因为听信谣言误杀了一个忠臣,作为补偿,皇帝就为他打造了一个纯金人头,忠臣恰好就是义乌人。他的家人怕下葬后,陪葬的黄金人头引来盗墓贼,就秘密建造了18个墓穴,下葬那天18具棺木一起被抬出了家门,其中两个就在杨村附近。

龚华金老人今年79岁,是杨一村人,他说,700多年前差不多南宋初期,龚、傅、纪、贝四个异姓兄弟,一起从河南逃难到了义乌,当时我们龚姓祖先把家安在了杨村。而这些墓地可能是杨姓先人的墓地。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