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已修复出土标本1000余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文广局公布,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太平门、顺城街城墙……近期在考古中的一系列发现又激起了市民的热情。

昨天,市文广局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将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是2010年3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文物点, 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今年3月,国务院核定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自2010年4月以来,市文物局就组织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老古楼衙署遗址开展了为期3年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640平方米。

这期间,发现、清理各类遗迹共计261个,出土了一批保存较好的陶瓷器、钱币、瓦当、礌石等标本9000余件(套),跨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时期,基本廓清该遗址情况,取得了重大发现。

老鼓楼衙署遗址见证了重庆千年的沿革变迁,是重庆市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历史建筑遗存,填补了重庆及西南地区城市考古的重大空白,对于研究中国都城以外的地方衙署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老鼓楼衙署遗址上初步整理宋元时期遗迹资料20余个,拼对修复了遗址出土标本1000余件。同时,完成了《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A区排水工程施工方案》、《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高台建筑基址保护修缮及防风化补强施工方案》、《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高台建筑基址表面清理施工方案》、《重庆渝中区老鼓楼遗址BC区回填保护处理方案》等文物保护方案,并通过专家审核。

下一步,市文化广电局将组织实施保护工程,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保护方案,组织渝中区文广新局按照方案实施保护工作;加紧编制展示利用方案,将按照《重庆渝中区南宋衙署遗址高台建筑基址数字展示方案》制作高台建筑基址数字化展示程序;编制《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二期数字虚拟复原展示方案》、《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高台建筑基址保护性大棚施工方案》。

此外,还将结合新发现的太平门、顺城街城墙及人民公园扩容,编制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公园规划。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