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墓葬与神秘古曾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弦纹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宝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叶家山墓地

至少埋葬3位曾侯

7月5日,考古人员展示了最近于M111号墓发现的刻有“曾侯”字样的青铜器照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称,这说明规模相当的M111墓、M28墓的主人身份都为“侯”。加上2011年一期考古发掘中M65等多个墓葬内发现了刻有“曾侯谏”铭文的青铜器,基本可以确定叶家山墓地至少葬有3位曾侯。

“天子驾六”

还是“驾十”?

考古人员在墓群中最大的M28墓和M111墓两个墓坑的西端,均发现了马匹殉葬坑。其中M111墓的马坑中,殉葬的马匹多达10匹。这些马坑,是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马坑。

本次发掘的古墓群中有6座马坑,其中在108号马坑中,发现了10匹马的骸骨。省考古所研究动物考古专业的罗运兵现场解说称,这10匹马全是成年的公马,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5岁,身高在1。35米―――1。42米之间,马在古代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这么多的马坑,说明墓主人的地位很高、实力雄厚。可以大致推测,这些马来自中原地区,马具和车具分开葬这和中原地区是一样的,说明曾国当时和中原地区国家交流比较密切。

《周礼》中规定,天子驾六,就是说天子才能坐六匹马拉的车,而此次叶家山墓地里,一个马坑里竟然出现了10具马骸,是否超越“天子”的待遇呢?

北大考古系教授李伯谦解释,叶家山墓群所处时代属于西周早期,当时,一些礼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实力决定其陪葬品的质量和数量。有点像现在的法律精神,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后来固定的礼制形成后,就要严格按照礼制来执行。当然,到了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许多诸侯也就不再守规矩了,如曾侯乙墓中出现了“九鼎八簋”,就逾越了诸侯的身份,享用了天子的待遇。

重新诠释昭王南征

昭王南征是西周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叶家山墓群的考古成果,及此前安居镇羊子山噩(鄂)国墓地考古的成果,使著名的“安州六器”中关于周昭王南征路线,得到了重新诠释。

“安州六器”,是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在安州(今孝感)出土的六件西周早期青铜器。这组重器被进献给了宋徽宗,当时震动朝野,《宋史》也作了记载。后来,这六件青铜器不知所终,好在宋人将铜器上铭文描摹了下来,收录进《博古图录》书中。

“安州六器”中的铭文记载,昭王南征的路线经过了唐(唐县镇)、厉(厉山镇)、曾(淅河镇)、鄂(安居镇),最后到达夔(秭归县东)的边境,中途周王军队还在鄂(安居镇)驻扎过。有了叶家山考古和此前羊子山考古的成果,近千年来学者普遍认为曾国在河南南阳、鄂国在长江以南的错误认识得以纠正。昭王南征的路线更加清晰和合理。

引人探究的悬疑

发掘仍在进行,众多待解之谜吸引许多专家、学者前往探究,也让叶家山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在更早的商王朝时期,就有封国“曾国”。在后来的周王朝时期,曾国作为封国依然存在。但随着附近楚国的逐渐强盛,国力衰弱的曾国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国。再后来,曾国直接被楚国所灭。

在叶家山考古发掘的同时,考古专家对离古墓仅1。5公里的商周庙台子遗址勘查发现,位于淅河镇金屯村的庙台子遗址依旧有壕沟,其土样与叶家山古墓年代基本一致。

由此,他们推测,庙台子遗址可能是曾国的都城。至于这个推断是否成立,须作进一步证实。

曾侯姓姬还是姓姒?

墓地考古队领队黄凤春认为,史料记载随国是姬姓,如果在墓中发现曾国是姬姓的记录,则可以解决“曾随之谜”,即可证实“曾”即是“随”,则可以解决长期困扰考古学界的“曾随之争”。

曾侯是否一脉传?

早已声名远播的曾侯乙与500年前的曾侯是不是一脉相传的 “一家人”?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叶家山墓地里的这个曾侯和战国早期的曾侯乙是什么关系,现在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都是姬姓,还有一种说法是“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从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叶家山古墓,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的曾侯乙,还有随州文峰塔今年发现的东周曾国,但没有发现西周中期和晚期的曾国墓葬,目前连不起来。商代晚期还有一个曾国,这个曾国和叶家山有什么关系,叶家山和曾侯乙有什么关系,还不确定,但可以确定叶家山这个曾国是周王朝承认并分封的。

尘封3000年的历史,史料无记载的曾国,留下太多太多的谜。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