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峰岗已发现23座古墓

被毁的古墓不复返,同一片考古工地上,经连日来的抢救性发掘,更多古墓陆续现形。南都记者获悉,截至昨日,备受关注的地铁6号线萝岗大公山来峰岗,已确认发现战国至商代晚期墓葬,共23座。

关于6月14日大公山遗址,700平方米考古区域受破坏、5座先秦墓葬被毁一事,市政府于上周公布了调查结果(详见本报7月6日重点版)。此案虽告一段落,但考古发掘还在继续。

根据广州市考古所的最新消息,目前该遗址出土古墓已达23座。当中共有7座墓葬完成了清理,出土的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石器等近30件。

据介绍,近日从12号墓中出土一块石玦,颇为引人注目。该石玦直径为4。3厘米,磨制精美,纹理清晰可见,温润似玉。与石玦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夹砂陶罐。依据出土文物判断,12号墓的年代为商代晚期。

现场考古专家分析,“石玦属于装饰性物品,类似现代耳环,在该时期的墓葬,甚少有发现”。专家认为,可以进一步对此文物作研究。

此外,在遗址的2706号探方内第二层中,还出土一块砺石。在该砺石的表面有多道横竖相交的浅槽,从浅槽的形状看,应是磨制骨针或锥形器的工具。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件加工树皮布的工具。即用该石器拍打树皮,使之脱胶留下纤维成“布”然后用骨针缝制而成衣服。

南都记者还了解到,来峰岗考古工地的西侧因为断崖,最高处达4米多,近日除了拉警戒线,还用竹子完成了150米的硬防护,保障考古队员在作业时的安全。

据悉,目前大公山遗址的考古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最快8月底完成发掘。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