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山发现玉器及朱砂 墓主身份难以确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111号墓出土的青铜器用塑料布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M28号墓发掘现场 记者胡九思摄

墓主身份一时难以确认

13日下午,经过工作人员三个半小时的清理,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二期考古中的第二大墓M28号墓,终于清理到棺底部分。稍显遗憾的是,M28号墓棺木已腐朽,骨骸也保存得不尽如人意,考古人员仍在对墓主人现存的骨骸进行鉴定。此外,墓中清理出了多件随葬玉器以及朱砂。

13日下午开工前,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预测说,当天应该能测出M28号墓的墓主人性别、年龄、病因等大概情况。开工后不久,黄凤春意识到:“情况比预计中复杂很多”。

“这个骨骸保存得相当差,几乎烂得跟泥土一样了,所以发掘工作要相当细致。”黄凤春说。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陪葬的数件玉器,现场只能看到零星的数根骨骸。

“这一块是下肢骨。”“头骨的方向大致应该在这里。”在现场,黄凤春不时与考古人员讨论发掘细节。他介绍,今日上午,考古人员还将进一步清理棺底部分,对玉器总数和墓主人身份进行进一步确认。

晚上7点半,结束当天的考古工作后,黄凤春告诉记者,墓中再次发掘出朱砂,这在一期考古中也出现过。

墓中为何出现朱砂?黄凤春解释,当时认为人死下葬后,地下会有鬼魅吃尸体,朱砂被用来驱鬼辟邪。

现场考古将于20日结束

13日下午,现场同时进行M107号墓的发掘工作。黄凤春说,前晚考古人员已鉴定出该墓的主人为男性,年龄为35岁,身份应该为“贵族的家族成员”。

记者现场看到,在该墓的一个边缘部分,有一套漆器的痕迹,考古人员正在细致清理。漆器虽已腐烂得只剩痕迹,但考古人员仍小心翼翼地将痕迹连同下方数十厘米的土层装在一个木箱里搬了上来,并将其转移到室内进一步研究。

黄凤春解释,这是一套漆豆、漆盘,约有7个,漆豆、漆盘旁边还有一件器物,但目前还不确定是什么。有意思的是,这些漆豆和漆盘里,都装有两三个鹅卵石。“这在叶家山墓群里非常常见,但在全国的西周墓葬中,我们从未见过和听说过这种情况。”黄凤春猜测,这可能是一种特别的丧葬习俗,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凤春还透露,由于随州本月20日左右将降雨,预计现场考古工作将于20日之前全部结束。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