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叶家山考古现场鉴定42具尸骸遗存 古代居民多患牙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M28墓发现棺木
 

昨日,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又有新动态,墓群中第二大墓M28昨日发掘到关键阶段,露出一块保存较为完整的棺木,外观为彩绘漆面,但漆面已经凸起。目前在叶家山墓地中发现的很多棺木都已腐朽,但这一个保存得还较为完好,现场考古队员解释,这可能是偶然现象,没有太特别的原因。

M28号墓棺木完好,可见彩绘漆面

昨日下午6时许,M28号墓墓底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较完整的棺木,表面可以看出是彩绘漆面,已经高低不平。此前在叶家山发掘的多座墓坑中,棺椁和棺木都已腐朽,只留下一些土壤痕迹,而这个棺木保存得相对完好是否有特别的原因?现场考古队员解释,这可能是偶然现象,没有太特别的原因。

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对记者介绍,叶家山墓地土壤条件并不适合文物保存,尤其是漆木器之类,很多漆木器都已经腐朽,他们只能通过痕迹来判断实物的样子,比如棺椁的形状、车轱的大小、兵器的捆绑、玉器之间的组合等。

在棺木露出之后,考古队员在墓坑上方对M28号墓进行了航拍,以记录墓坑完整的影像数据。接下来,考古队员会对这块漆皮进行发掘清理,并继续向墓底发掘。叶家山墓地M111号墓体型更大,进度也稍慢,目前尚未见到棺木。

墓主人死亡年龄多在24—35岁之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M28号墓旁边,一个小型墓M107坑底露出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骸,四肢清晰可见。考古队员近日将对其进行现场分析,了解其性别、年龄、身高、病理现象等信息。由于叶家山墓地的土壤为酸性,骨骸标本的保存情况也不佳,大部分骨骼均已腐蚀无存,仅M3中保存了一例较为完整的女性右侧股骨。

目前考古队员已经对其中的42个骨骸标本进行了鉴定,了解其性别、身高、年龄、病理现象等数据。负责对这些骨骸进行鉴定的考古队员周蜜介绍,通过鉴定,发现该墓群中西周时期居民死亡年龄多在壮年期,24岁到35岁之间,其次是中年期,在36岁到55岁之间。

而牙齿保存情况相对较好,通过对牙齿的鉴定,可以发现该地区古代居民多患有龋齿(即虫牙)、牙周病、牙釉质缺陷等疾病,“可以想象他们在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方面的情况”,黄凤春说。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