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特色的建筑物 古战国“冰箱”有望向游人开放

记者从河南省新郑市文物部门获悉,我国保存的一处被称为战国时期储藏食品的“冰箱”,其整体保护规划方案和相关文件目前已上报国家。如被批准,这个古代“冰箱”将向游人开放,其发掘情况和相关研究成果将集中展示。

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介绍,这处被称为战国时期储藏食品的“冰箱”是一个地下冷藏窖,是我国考古人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部的阁老坟村附近发现的。当时不仅发掘出了这个“冰箱”,而且还发现了保护环境卫生的地砖和墙砖。这处“冰箱”面积有20-3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战国时期面积最大、设施最完整的冷藏窖遗址。

整个遗址是一处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长方形竖井里,5眼窖井均系冷藏井,这在全国都比较罕见。出于专家对遗址保护的要求,这个古代“冰箱”只作为考古研究的资料,一直未对外界开放。

杜平安介绍说,长方形竖井底部南北长8.7米,东西宽2.5米,在地下室的东南角筑有一条13级台阶的通道。“这种深入地下3米多、四壁又用夯土建筑、进入地下通道又窄又陡的建筑设计,是出于保持地下温度低于地上温度而考虑的。”

考古人员发现,冷藏室的室内墙上涂有草拌泥,从而使壁面显得光洁平整,室内西南角和北壁的下部嵌着一些背面带有凹槽的方砖,在偏西侧的地面上,也曾发掘出两个凹槽砖。

杜平安说,这里发掘的砖上印有战国时期常见的米字纹、圆点纹和三角纹,充分显示了冷藏窖井的奢侈和豪华。

除了发现井窖内有大量动物骨骼,还在附近出土了豆、盆、钵、罐等大量战国时期陶器残片。专家推测,从当时的情况看,只有王室才有可能建筑如此规模和标准的地下冷藏室,它应是宫廷厨房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室中存放的肉食则是宫廷佳肴。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