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唐代执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执壶

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城南一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座唐代古葬,虽然该墓被盗严重,但出土的两件执壶保存完好,为研究执壶器型演变及唐代民窑系普通白瓷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考古人员介绍,该墓为一座竖井墓道土洞墓,南北向,弧背刀把形,因早期被盗,仅出土有黑釉执壶、白釉执壶、铜镜残片、铜钱及部分铁器残片等。两件执壶保存都比较完整,一件是白色胎黑釉执壶,在肩部的一侧与口沿之间贴一较短的双条扁平柄,另一侧贴一柱管状短流。白釉执壶在肩部一侧与颈间贴一较短平柄,另一侧贴一柱状流。这两把执壶制作都比较粗糙,专家推断其为民窑生产的产品。

>>知道一下

什么是执壶

又称“注子”、“注壶”,隋代出现的酒具。唐前期器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鼓腹,假圈足。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并多有注碗相配;元器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造型增多,多用作茶具。

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繁昌窑、磁灶窑等均大量烧造。元明清时期,以景德镇烧制的青花器为多,龙泉窑也生产部分青釉制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