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次发现 汉文鲁尼文双语唐代墓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鹘王子葛啜墓志”拓片 

记者12日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了解到,西安新发现一块唐代回鹘王子墓志,经学者研究确认,为迄今为止世界所发现的唯一一块唐代汉文、鲁尼文双语石刻墓志。填补了古突厥文字在东亚地区文献资料的空白。

据记载,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鲁尼文是古代突厥、回鹘等突厥语民族从八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古文字。鲁尼文刻铭在亚洲、中亚等地有广泛发现,在中国,过去只有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部发现过有限的鲁尼文刻铭或写本。在西安发现鲁尼文是第一次。

据了解,该墓志出土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附近的一处唐代墓地里,由墓盖和墓志两部分组成,约一米见方。墓志汉文部分清晰可辨,记载了回鹘王子葛啜的父亲曾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煊赫家世,介绍了墓主人的祖父、父亲和兄长的名字,以及安葬的时间,并记载这次安葬由唐德宗皇帝安排,长安城的回鹘大多参加了葬礼。在汉文的墓志之后,还用鲁尼文刻了与汉文大致相同的文字,内容相对简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杨军昌表示,与中原王朝和其他少数民族关系相比,回纥与唐政府间相互信任的心理强烈而浓厚,双方一再将相互关系说成是甥舅关系,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正是双方间这种长期友好合作的特殊关系,使得回纥成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据悉,该墓志的发现,为研究回鹘与唐朝的关系、回鹘王国在漠北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