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阳湖“中国百慕大”水下考古结束 发现首艘沉船


2011年7月起,考古人员利用磁法探测技术对这片水域进行了普查,在发现9个磁异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16个磁异常点,其中12个磁异常点疑似沉船。2012年8月起,又采用浅地层剖面与旁侧声呐探测技术对其中的3个重点疑似沉船点进行了探测,取得其精确位置及其水深、埋深等数据。今年3月18日、20日,从全国征调的6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采用人工潜水的办法,克服水下能见度差、水流急、水温低的困难,分别成功探摸到两艘沉没于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泥船。这是历史上首度在这片神秘水域确认发现沉船。

 

    “这次老爷庙水域实地水下考古行动,第一次验证了先进行磁法探测、再进行声呐探测和人工探测的方法,对于在泥沙沉积很厚的内陆江河湖泊进行水下考古操作,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可行方法。”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成功的探索,可称是我国在内陆水域实质性开展水下考古的开端,为今后我国在内陆水域开展广泛、深入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延伸阅读

    水下考古是现代考古学研究的新兴分支学科。我国的水下考古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在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方面已有长足进步,取得了“南海Ⅰ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南澳Ⅰ号”古沉船抢救性发掘等令世界考古界瞩目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海洋考古。而在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领域,由于江河湖泊存在泥沙沉积较厚、水下暗流湍急等情况,探测发掘难度系数很高,考古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型。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