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山古墓初步认定为西周姜戎人户氏家族墓(图)
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经过半年多的挖掘整理,考古部门初步确定去年6月在宝鸡市区发现的西周早期贵族墓葬属姜戎人的户氏家族墓葬。
共出土文物101件(组)
去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在挖掘房屋基础时发现了青铜器等文物,随即向有关部门报告。考古人员在此发现古墓葬群,并主要对其中一个命名为“石鼓山3号墓”的墓葬进行整理挖掘。
昨日下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告诉记者,该墓出土器物共计101件(组),其中青铜器98件、玉器2件。在98件青铜器中,有青铜礼器31件,而这31件礼器,又有16件上面都铸有族徽、族名等铭文。他说:“大量的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器的出土,反映出周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祭祀和打仗。”刘军社认为,这批青铜器组合完整、器形巨大、造型优美、铭文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墓葬主人为姜戎贵族
刘军社告诉记者,之前出土的墓葬很难断定它属于哪个族群,这主要是因为墓葬中没有明显的标识性器物,而此次发掘的户氏墓中出现了名为“高领袋足鬲”的陶器,其为姜戎部族的典型器物,由此可以确定墓主人的族属。
其次,墓葬的形制也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墓中多辟龛,最初考古专家都认为是墓主人为了防盗所用,因为随葬品全部放置在辟龛内,而辟龛的位置在棺椁的二层台之上,一般随葬品是摆放在墓主人的棺椁内,或摆放于棺椁之上的二层台上,盗墓贼很难发现,自然难以盗掘。然而这仅仅是推测,在不断整理出土文物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辟龛的确有一定的防盗效果,这种窑窝的修建始于商代,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埋葬习俗也成为判定3号墓葬族属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礼器上的铭文为最终确定该墓葬的姓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铭文上的族徽有十多个姓氏,包括户、鸟、重、正、单等,而从器物的排列、类别进行筛选发现,族徽为户氏的三件器物体量最大,均放置在一种名为“禁”的器物上,特殊的摆放位置显示出户氏器物的重要性。姜戎人器物上的铭文是有姓无名的,由此判定墓主人为户氏家族。
据了解,姜戎人是武王灭商的同盟军中的主力分支,户氏墓中之所以出现其他族属的器物,一般认为是姜戎人在战争中所获的战利品。
刘所长说,姜戎户氏属于贵族,它的随葬品体现出其身份的高贵,不同于平民墓。户氏墓的随葬品呈现出“三多两少”的特点,礼器、兵器、车马多,陶器、玉器少。青铜器是该墓葬中数量和质量都属上乘的随葬品,礼器用于接待和礼仪活动,接待亲朋好友,宴席上自然少不了各种礼器。而祭祀作为重要的礼仪活动,祭天祭地更是以礼器作为必备之物。户氏墓出土的礼器类别全,食器、酒器、水器一样不少,体量普遍高大,造型、纹饰精美。
珍贵文物将赴京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名为“禁”的器物。“禁”,原指小桌子,该墓葬中的“禁” 用来放置酒器,尺寸不到一米,是1949年以来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西周“禁”。“禁”上摆放了一件方彝、两件卣和一只斗,与全国同类的卣相比,它的体量最大最高,体现出酒器在所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独特的价值。
随精美青铜器出土的还有兵器,戈、戟和矛三种,其中戈的造型多为弯曲。这说明,灭商之后,周人不愿再打仗,故将兵器折弯甚至折断,一心祈求和平。
刘军社说,姜戎户氏墓青铜器的出土,为解释周人礼仪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也为之前已经出土但无法判定族群的墓葬提供了鉴别方法。
另悉,石鼓山姜戎户氏墓出土的器物将于2月28日至3月28日在北京展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