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北宋石刻遭遇风化危机 保护资金严重短缺(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字清晰可见,小字已经模糊

于都县小溪乡桃枝村香台山悬崖上留下了北宋书法家王鸿题刻的篆体书法,然而,这些被文物部门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石刻正面临着自然风化。

石刻文物自然风化

12日,记者到达小溪乡桃枝村,在桃枝村支书丁盐生的带领下,沿着田园小道步行约5公里后,来到了香台山。丁盐生指着远处的悬崖告诉记者,悬崖上有好多石刻,以前能清晰看见石刻的全部内容,因为受到自然风化,有的岩面开始脱落,现在不少字体已斑驳难辨。

记者攀着小路到达靠近石崖的最近地点,只见上面的石刻“钓岩”、“渔台”等大字清晰可见,但一些小字却模糊不清。

于都县博物馆副研究员姚连红告诉记者,桃枝村的悬崖石刻已列入了县级文物保护。悬崖石刻是北宋邑人进士王鸿隐居时题刻。然而,自然风化是崖刻文物保护的天敌。因为石刻文物常年受日晒雨淋,风、水、酸雨、废气都可以侵蚀石刻文物,而在防止风化保护措施上,至今文物保护界都没有一个效果显著的方法。

保护资金严重短缺

“石刻及石窟文物都面临风化之灾,如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将被逐年风化而失去考古研究、观赏等文物价值。”姚连红告诉记者,博物馆也希望将这些人类的奇迹尽可能保留得更长。

目前,防风化药物喷洒虽然能短时间内保护石刻文物,但要很多资金,而目前该县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严重短缺,这是眼下的一道难题。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