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亚尔墓地挖掘发现青铜时代墓葬群

近日,在新疆哈密亚尔墓地,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中发掘出陶、铜、铁等青铜时代人类生活过的痕迹物品。

12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为配合哈密市五堡乡富民安居建设及遵照自治区文物局的安排部署,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大力配合下,对哈密亚尔墓地进行了初次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365座,面积约4400平方米。

哈密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公布为哈密市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分布较为密集,数量在500座以上,墓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但近年来,墓地破坏严重,大部分墓葬已不见地表标志。从目前保存较好的墓室的形态看,墓室平面以圆角长方形为主,部分墓室有二层台;葬式多为二次扰乱葬,一次葬主要为儿童墓;以单人葬为主,有一些为双人合葬墓,其中两座墓发现“井”字形木框葬具。工作人员整理出的出土遗物有百余件,有陶、铜、铁、木、石器及串饰、贝饰、羊距骨等。初步研究表明,墓地年代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依据历史编年表及史料记载,商朝的青铜器铸造达到鼎盛,周朝开始使用铁器。史前人类受灵魂不死观念的支配,在修建墓穴的基础上,还普遍随葬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以供死者在鬼魂世界使用等等,形成了种种埋葬习俗。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说,亚尔墓地的考古发掘,经过清理发掘的墓葬数量多,出土遗物特征显著,文化内涵丰富,是近年来东天山地区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丰富了哈密地区的考古资料,对东天山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葬式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对研究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