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花灯墓群再现百余千年墓 多数墓主是谜(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发掘到的一件青铜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乌龟、青蛙等动物的陶制水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船形“五连灶”

忠县花灯坟墓群考古又有重大发现!继枞树包墓地被确认为三国名将严颜之墓后,市考古所又在几百米开外发现了汉至六朝时期的104座古墓,并确认其中一处墓地的主人是曾任“江州令”的文氏家族。

昨日,记者现场看到,花灯坟墓群位于乌杨镇将军村长江岸边,顺江排下,绵延2公里。一个个已发掘的深坑中,已是空空如也。市考古所勘探办主任李大地介绍,由于峡江地区天气潮湿,加上土壤偏酸性,对人骨的保存极为不利,因而在重庆的考古发掘中很少见到完整的尸骨。而要推断墓中死者的身份,更是难上加难。

但在花灯坟墓群,专家却找到其中一处墓地的主人,他们是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忠县的望族文氏家族。李大地说,发现此处墓地纯属偶然。2003年夏,洪水涨落冲垮一座墓葬,其中埋藏上千年的石避邪和石表就这样裸露出来。

这个石表,是重庆唯一现存的南朝石表,仅存的柱身就高达2.6米。李大地介绍,上面的85个字就是一个简单的“文氏家谱”,其中写道,文家的远祖文观、立表者的父亲文惠都曾任职“江州令”,而江州正是古时的重庆。

但仅有文字记载还不能说明问题。去年10月起,市考古所对花灯坟墓群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目前已发掘1万平方米,发现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墓104座。这些墓葬分为枞树包、花二包、黄葛树包、柴林包、花坝梁、吊嘴6个墓地。在其中的黄葛树包墓地,也就是发现石表的地方附近,考古队发现了系列墓葬,不但时间上与石表的记载吻合,而且有规格较高的墓葬,与石表互为印证,因此,专家确认,此处应为文氏家族墓地。

不过,另外的大批墓葬主人却仍是谜。专家认为,这里除了严氏、文氏家族墓地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家族。因为同一个墓地都有明显的规划痕迹,并且从规格、工艺上都有等级之分。李大地介绍,花灯坟墓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丰富,既有土坑墓,又有砖室墓,还有仅在甬道铺砖的过渡形态,对研究峡江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家族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阴间”过日子用上“五连灶”

古人认为,人死后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花灯坟墓群发掘的大批随葬品,清楚地展示了古人在“阴间”过日子的场景。记者在考古队复原的随葬品中看到,用陶制成的微型“五连灶”、“池塘”、“房屋”、“勺子”等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种五连灶很少见”,只见一个陶制品长30多厘米,高约20厘米,形似一条船被截去一头,方的这头一个孔供添柴用,上面五只锅一字排开,另一头还有一个排烟的气孔。李大地认为,五只锅“上阵”,说明死者来自一个大家庭。

除了陶罐、陶勺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人制作了微型“池塘”作为随葬品,池塘中还有乌龟、鱼、荷花、青蛙。

李大地说,古人把“阴间”看作另一个世界,希望死者到了那里能过得更好。有钱人就将生活中用的物品拿来陪葬,这叫“实用器”;而穷人没钱,就制作“冥器”作代表。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