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县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兰州晚报报道,武威文物部门近日在民勤县发现一座汉代墓葬,根据考古专家初步论证,此处墓葬应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一座墓葬。

11月20日下午,记者在民勤县双茨科乡二分村五组一棉花地里看到,此处为一砖砌的深坑。根据当地村民反映,当地村民在该棉花地开挖滴水主管道管沟时发现了这个深坑,当时还在坑道内发现一个灰色的罐子。在现场考古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该处墓葬为砖室券顶墓,坐北朝南,墓室长4.6米,宽1.6米,通高1.76米,呈拱形;墓门宽0.8米,高1.4米,呈拱形;墓室底部为“人”字形铺砖。经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出土陶器5件,其中陶钟3件(完整1件,残损2件,器体上带有兽头一对),灰陶残片1包,陶钵1件(口部残损);出土铜钱15枚,其中,带“泉”字1枚,带“五”字1枚。

根据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振华所长及两名专业考古人员介绍,根据出土文物和墓葬形制可以判断出,此处墓葬应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墓葬。“这是近年武威境内发现的一例罕见汉代墓葬。该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武威地区当时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和社会经济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考古人员讲。

相关新闻

正宁:群众挖地窖挖出一座汉代古墓

数件出土流失文物被追回

新华社电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的群众近日在挖地窖时挖掘出一座古墓。随古墓出土的还有青铜釜、陶罐、陶碗、青铜车马器等数件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属汉代。

记者从正宁县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近日在接到当地五顷塬乡南邑村一组群众在挖地窖时挖掘出一座古墓致部分文物流失的信息后,立即赶赴现场调查。

正宁县博物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正宁县博物馆与正宁县公安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追缴流失文物,经过6个小时的调查,最终将出土流失的文物悉数追回。

经当地文博专家鉴定,这批文物中有青铜釜1件、陶罐2件、陶碗1件、青铜车马器1套共7件、贝币1枚、陶纺轮1件。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批文物属汉代。目前,这些文物被收藏于正宁县博物馆。

据介绍,该古墓坐北向南,暴露的墓室宽1.9米、长2.8米、高1.6米,墓室顶距地表1.6米。墓道长度与形制不清,墓主人身份及埋葬形式不明。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