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大道旁惊现百余座汉墓 一批罕见文物被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过两千年,汉代石砚上依然清晰可见红色的颜料痕迹。昨天下午,在省城一建筑工地,一个汉代砖室墓被清理完毕,包括罕见的石砚在内的一批文物被发掘。部分墓主人的器物显示,他可能是汉代一位能文能武的“白领”。

发现汉墓群

昨天下午,在省城方兴大道附近的一个工地上,看似荒凉的黄土地上密集分布着一个个洛阳铲留下的探穴。在这些探穴之下,分布着100多个甚至更多的古墓。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发掘是为了配合省城大建设进行的一次抢救性发掘,从10月7日开始,目前已经完成清理古墓20多座。从古墓的造型和发掘出的文物判断,这些古墓的年代应该是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初年。

考古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已挖掘的墓葬绝大部分是土坑墓,仅有一座砖室墓。清理出的随葬品中包括大量完整的陶器、青铜器等,共100多件。

出土王莽币

据了解,陶器中不少是釉陶,硬度接近瓷器。汉代是釉陶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些釉陶器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墓葬的年代。考古工作者还从古墓中发现了不少古钱币“大泉五十”。这种王莽时期流通的钱币,更是生动讲述了汉代金融史。

考古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王莽时期的币制非常混乱,在他统治的短暂时间里共发行过四种钱币。而在这四种钱币里,大泉五十是流通时间相对较长,发行量较大的一种。在此次发掘中,不少墓葬中都发现了大泉五十。

罕见石砚送惊喜

已经发现的砖石墓带给考古工作人员不少惊喜,墓中发现的铁剑、鎏金铜带钩等随葬品,说明主人是一位男性。“铜带钩其实就是古人的"皮带扣",这座墓中发现的铜带钩是鎏金材质,说明主人至少是汉代社会中的富裕阶层,可以算是个"白领"。 ”

汉代人“视死如生”,在这座砖石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陶灶、陶罐等生活用品。一块至今保存完整的石砚,更是让人惊喜。经过2000年左右的沉寂,这块石砚依然光滑完整,砚面上还清晰可见红色的颜料痕迹。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块石砚是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东西,它的出现说明墓主人能写能画,加上又有铁剑随葬,主人很可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多面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