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发现一明代参将妻之墓 碑文刻方刚正直有男子之襟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金耳坠依旧如新

陕北女人常常给人大气、直爽的感觉。昨日(11月8日)傍晚,延安出土的一块碑文显示,早在明代,驻守在延安的军人家庭就早已开始崇尚这种大气、直爽的美德。一个明代参将妻子的碑文上,铭刻着对这个女人的评价:方刚正直,有男子襟怀。墓葬同时出土多件葬品。

“咱北方婆姨自古大气”

11月7日,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王家湾一处建筑工地上,工人正在施工,挖掘机突然挖出古墓上的石头构件,还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铭刻着:“孙氏山西人,参将李赋蒙次妻,其人持家能侍姑孝,方刚正直,有男子之襟怀;享寿五十一岁,生子永祚,官授镇抚。”

昨日下午,延安市文物部门开始抢救性发掘这一明代万历年间的墓葬。附近居民围着出土的石碑,一个字一个字辨认上面写着什么。不少居民边读边念叨:“北方的婆姨自古就很大气,方刚正直,有男子襟怀,了不起。”

参与发掘的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称,一般情况下,墓主人如果是名女性,碑文上往往是“忠孝、节烈、贞烈”等评价,很少有评价女人“方刚正直、有男子之襟怀”的,碑文这样写,很难得。之所以能这样评价一个女人,可能与延安自古是军事重镇,军人之家尚武有关。

出土的桌子完整金耳坠如新

碑文上铭刻的“参将”,是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职位次于总兵、副总兵,相当于现在地方军区的“三把手”。孙氏是参将李赋蒙的妻子,儿子李永祚曾经担任“镇抚”一职。明代中后期,蒙古族常常从河套地区南下侵犯,延安成为明王朝的军事重镇,从碑文上看,李家是当时的一个部队家庭。

截至昨日傍晚,出土了几个粗瓷碗、几件祭祀用的金属冥器,一个金牡丹耳坠依旧如新,还有一张保存完整的明代桌子,造型简洁,疑似柏木做成,呈深紫色;高约50厘米,长宽大约都在六七十厘米。

参与发掘的延安市清凉山文物管理处有关人员称,从出土木桌的大小看,像是平时的实用器,不像是墓葬专用的冥器;一般情况下,冥器会比实用器小一些,没有这么大。古代墓葬里出土家具的情况,在延安还比较少见。这张明代桌子之所以能保存这么完整,或许与地下特殊的温度、湿度环境有关。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