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侃使团发现钓鱼岛

日前,我在为海门市文广新局《海门文化大观》编辑明代海门邑人崔桐著《崔东洲集》民国海门邑人周雁石钞本时,突然发现崔桐撰《陈给事侃使琉球》诗,喜出望外!

陈侃,字应和,浙江鄞县人,嘉靖丙戌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著有《使琉球录》。是录记录嘉靖壬辰十一年(1532年),陈侃以正使吏科左给事中身份出使琉球经过。他在序言中写道:“嘉靖壬辰,世子尚清以嗣国请;皇上优覆无外,聿修旧章。时侃待罪(任职的谦称)左省(礼部)俾充正使往琉球国册封”。据《使琉球录》记载:嘉靖甲午十三年(1534年)五月十日,发现中国海域内的钓鱼屿即今钓鱼岛。

陈侃在出使前,先期到达福建建造航海大船。期间,赴杭州时,邂逅正德丁丑十二年(1517年)探花及第、官至礼部右侍郎、时任浙江副使的忘年交崔桐。老朋友难得见面分外高兴,驾着一叶扁舟,荡漾于烟雨苍茫的吴山脚下,波纹粼粼的西湖水面,娓娓动听、扣人心弦的琴声雅韵之中,尽情地觥筹交错……酒酣之际,崔桐诗兴顿发,情深意浓,放歌送别《陈给事侃使琉球》:“雨结西湖阴,木冷吴山烟。岁已伏群化,旅抱当离宴。念子鲸海游,皇猷属遐宣。群子志四方,万里情岂牵。且共洲上酌,覆奏鹍丝弦。绪言聆须臾,纾襟暂时周旋。圣仁本无外,中土余颠连。瑶囊有谏草,道援志所先。言归勿迟迟,翘首青云车并。”崔桐曾因与同科状元舒芬谏留武宗南巡,诏跪阙下。世宗即位,谏议大礼,复逮狱再予杖被贬职,名闻遐迩。那“瑶囊有谏草”忠言直谏便是崔桐和谏官陈侃缔结牢固友谊之根。崔桐满怀深情由衷预祝陈侃此行能够早早圆满完成册封并将中华民族教化远扬普及的皇命!

在陈侃著《使琉球录》中,陈侃使团最早于1534年发现钓鱼屿即今钓鱼岛的记载。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已引起世界学者和世人广泛关注。毫无疑问,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