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舍利塔保养时 意外发现“飞天”
拓印出的图案中隐约能看到“佛像”。宋峤摄
工作人员正将图案拓下来。宋峤摄
栖霞山的舍利塔,是件珍贵的国家级文物。近日,栖霞山的工作人员在对塔身保养时有了意外发现,塔基的莲花须弥宝座上,刻着繁密细致的花纹,仔细一看,竟是神态各异的人物形态。知名敦煌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看过图片后表示,这些图案刻画是飞天的一种——天宫伎乐。据悉,它们出自舍利塔建造之初隋代宫廷工匠们之手。
因为侵蚀太厉害模糊的石刻图案才被发现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来到栖霞山,工作人员正在将新发现的图案拓下来。“大概有十个,各种人物手上都拿着类似法器的东西。”栖霞山管理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图案是出现在莲花宝座第二层的莲花花瓣上。为何至今才发现这些图案?
“主要是侵蚀得太厉害了,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该负责人说,工作人员在对塔身进行保养时,无意中发现,莲花瓣上好像有些线条组成了模糊的图案。在一幅拓片上,扬子晚报记者看到,一尊佛像隐约藏在错综复杂的植物藤蔓图案中。“这尊好像是金刚护法,其他图案上手上似乎拿着乐器。”现场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在栖霞山工作了几十年,经常接触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从来不知道莲花瓣上还有这样图案。
他们是天宫伎乐出自隋代工匠之手
“这些是天宫伎乐。”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是知名的敦煌学专家,虽然他也曾经多次到现场勘察,但是也从来没有发现这些花纹。通过图片的对比,黄教授判断这些花纹的“主角”是天宫伎乐。而且每个人物手上拿的乐器还不一样,有弹箜篌的、吹笛子的、打鼓的。
原来,在佛教故事里,天宫伎乐是佛菩萨的侍从,主要职责是“娱佛”。佛在讲经时,他们负责弹奏乐器表演。他们也属于飞天,敦煌早期壁画中就有大量的伎乐。不同的是,飞天常常以轻盈飞翔的姿态出现,而这次发现的,多是坐着或站着的固定姿态。“四周的植物藤蔓图案,主要是忍冬纹,象征着长寿。”
扬子晚报记者发现,这座舍利塔身的檐下也有飞天浮雕,但是和这次的飞天明显不一样,“是不是觉得这次的飞天,形象刻画更加丰腴。”黄教授说,这是属于阴刻线条,艺术手法不同,风格自然各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虽然同属一座塔,但却是在不同时代雕刻的,前后相隔了300多年。始建于隋的舍利塔当时是座木塔,毁于唐。现在看到的塔身部分是南唐时期重建的,而基座却一直都在,莲花须弥宝座这些图案都是隋代工匠雕刻的。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