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十大恐龙和化石考古发现:恐龙木乃伊居首(图)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2月27日报道,该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十大恐龙和化石重大发现,其中包括:0.67亿年前的“恐龙木乃伊”、0.25亿年前琥珀化石中保存着完好的微型树蛙、俄罗斯发现迄今保存最完好的猛犸尸体等。
1、惊现6700万年前“恐龙木乃伊”

今年12月3日,科学家宣称发现保存完好的“恐龙木乃伊”,这具恐龙尸体的许多肌肉组织和骨骼都完好保存在皮肤之下,而且其皮肤的纹理清晰可见。
据悉,这具恐龙是在美国北达科他州海尔克里克发现的,5年之后才完整地被挖掘出来,它属于埃德蒙顿龙,这是一只年轻的恐龙,体长30英尺左右,体重4吨。由于北达科他州特殊的地质使得这具6700万年前恐龙变得了“木乃伊”,为科学家揭示恐龙进化秘密和它们的进化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目前,研究人员计算出这种恐龙的尾巴和后腿的形状,推算它的后腿十分有劲,尾部也很健硕,估计其奔跑速度可达到28英里/每小时,可与霸王龙相媲美。
2、1.5亿年前“远古海怪”像鱼又像鳄鱼

今年3月22日,科学家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蓝山脉发现一种“远古海怪”骨骼化石,它长着鳄鱼的身体,尾部却与鱼类十分接近,体长6-8英尺,其历史可追溯至1.5-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目前,包括它的前肢和肋骨骨骼在内的50%骨骼已挖掘出土。
俄勒冈州大学地理学家威廉?奥尔说,“这只远古海怪可能生活于日本至东帝汶一带的太平洋西部热带水域。这是目前俄勒冈州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远古物种化石,但很可能它并不属于北美洲大陆。在东南亚地区之前曾发现过类似的骨骼化石,很可能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发生碰撞,使东南亚的远古物种化石带到了北美洲。”此外,他还强调称,这种1.5亿年前的“远古海怪”正处于从半海水生活环境向全海洋生活环境转变。
3、0.25亿年前琥珀保存0.4英寸微型树蛙

今年2月17日,科学家宣称,墨西哥恰帕斯省一位矿工发现一枚奇怪的琥珀,在这个琥珀里完好保存着0.25亿年前的微型树蛙,其中保存的树蛙仅有0.4英寸长。
恰帕斯国家历史和生态协会的杰勒德?卡勃特称,琥珀中的微型树蛙属于Craugastor种类,目前这种种类的树蛙广泛分布在美洲中部地区。据悉,卡勃特计划在这枚琥珀中凿一个小洞,然后顺着洞眼从树蛙样本中提取DNA进行深入研究,但是这一计划很可能行不通,毕竟这枚琥珀非常罕见珍稀,琥珀的主人不一定会同意。
4、3.9亿年前远古巨大海蝎比人还要大

今年11月21日,科学家宣称,德国发现一种非常可怕的远古爬行类动物,它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蝎子。远古动物化石专家称,这种远古爬行类动物与现今的鳄鱼体型差不多,距今大约3.9亿年前,挥动着巨大的前爪在沼泽中觅食。
目前,这种远古巨型海蝎被命名为“Jaekelopterus rhenaniae”,体长为8.2英尺,比现代人要大许多,前爪有18英寸长。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西蒙?布拉迪教授说,“这是一项非常惊人的考古发现,之前我们曾纪录过千足虫、大型蝎子、蟑螂和蜻蜓,但直到现在我们才信服数亿年前的远古爬行动物竟然如此庞大。”
这种最新发现的巨型海蝎要比之前所发靓的史前巨蝎的体型都要长,科学家将史前巨蝎称为广翅鲎,这是一种体型巨大,属于板足鲎目的水生节肢动物,生存于奥陶纪到二叠纪时期。科学家是在德国普卢姆采石场挖掘到这种远古巨型海蝎的化石,称这种远古巨大动物生活在海岸或江河三角洲水域。
5、俄罗斯发现迄今保存最完好的猛犸干尸

今年7月11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地区挖掘出一具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猛犸干尸。据称,5月,当一位猎人在偏远的亚马尔半岛尼特斯克地区寻找猎物时,在冻土中发现一具动物尸体,起初他还以前这是一头冻死的驯鹿,最后才证实这是一头4万年前的猛犸,完整地被冰冻起来。
这是一头年仅6个月的雌性猛犸,生活在冰河时期末期,距今180万年前,俄罗斯科学动物协会学院副主管亚历克斯?蒂赫诺维说,“这是一头非常可爱的小猛犸,它的保存状况非常好,它的体积为110磅,身高51英寸,如同现今的大型狗一般大小。”目前,科学家们以发现猛犸的猎人妻子名字命名这头雌性小猛犸——“利尤芭”,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将揭示更多史前猛犸的基因秘密。
这头猛犸保存状况很好,身体上的毛发仍保存着,这对于科学家对猛犸的基因研究至关重要,当前的DNA技术使科学家们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提取猛犸DNA,克隆复制远古猛犸!
6、克隆复制远古时期灭绝的猛犸

远古时代的猛犸是否能够被现代人克隆?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动物的DNA核包含着数千种基因,从而告诉身体细胞如何建筑组织结构并保持细胞的正常运行。目前,研究人员已译解了动物完整的基因序列,其中包括:人类、狗、老鼠等。
但是像猛犸等远古时期已灭绝物种的DNA也可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如冰冻或干燥洞穴里的骨骼化石中可提取相应的DNA。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艾伦?库珀说,“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对远古物种的DNA进行修复并不是很难。”虽然,DNA分解成数千个小片断,研究人员仍能够阅读这些片断,并将它们拼凑起来形成最初的基因结构。
7、印度发现百枚以上恐龙蛋

今年2月6日,考古学家在印度中部发现百余枚属于白垩纪的恐龙蛋化石。据悉,这些恐龙蛋化石是在印度的中央邦发现的。这些恐龙蛋呈圆球形,属于蜥脚类恐龙,当这些蛋孵化之后,成年的蜥脚类恐龙体长可达到40-90英尺长。
8、加拿大发现三角恐龙进化的“重要环节”

今年3月,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的恐龙骨骼显示,其头骨长有像人手臂般大小的尖角,头骨周边有像鲨鱼牙齿一样的刺骨。最初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恐龙新物种,但最终科学家发现这是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三角恐龙家族进化中一个“消失环节”。
这种恐龙现被命名为“Albertaceratops nesmoi”,生活在距今0.78亿年前。依据它的骨骼特征,考古学家称这是三角恐龙进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之前考古界未曾发现到的。
9、秘鲁沙漠发现与人一般高的远古企鹅

通常人们一提起企鹅便想到了冰川,今年6月一项考古研究显示,0.35亿年前巨型企鹅曾漫步在南美洲沙漠地区,它们的体型与现代人类的体型差不多,它们并不需要冰块和寒冷的天气生存。
这项研究是由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古生物学家朱莉娅?克拉克及研究小组发现的,他们在秘鲁阿塔卡马沙漠发现一种体型巨大的企鹅骨骼化石。据悉,在0.65亿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企鹅曾向赤道方向迁移,并能够在较热的环境中生存。这将推翻人们的一种错误观点:假如气候转暖,企鹅离开南极冰冷的环境向赤道方向迁移时势必走向灭亡。
10、1.1亿年前像母牛的素食恐龙

今年11月15日,考古学家发现一种1.1亿年前恐龙新物种,这是一种素食性恐龙,其外型十分奇特,它的嘴部就像是一台吸尘器,能够快速地将草吞入口中。研究人员称,这种长颈食草性恐龙非常像梁龙,它们会将头伸入茂盛的树叶之中。
这项考古研究是基于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和同事们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发现的1.1亿年前恐龙骨骼化石的分析,目前,塞里诺将这种恐龙新物种命名为“Nigersaurus”,它和梁龙是近亲关系,在1999年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这种恐龙包括头骨的骨骼化石。据称,最初是由法国科学家在1950年挖掘出这种恐龙骨骼的。
这种恐龙属于小型蜥脚类恐龙,体长为30英尺,说明蜥脚类恐龙在进化历程中已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它的体型与现代大象接近,但是它的骨骼很轻薄,尤其是头骨。值得考古学家关注的是,这种恐龙的嘴中长了数百颗牙齿,由于它们的头部不会抬升超过背部,因此更形象地称它们是远古恐龙时代的“母牛”,它们会低着头大口地咀嚼蕨类等绿色植物。这种进食方式非常像吸尘器,快速地将草吸入自己的口中。通过对颌骨的CT扫描显示,这种恐龙的每颗牙齿都曾经断裂过,但是当牙齿受损时,马上就会有新的牙齿取代迅速长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