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打捞成功只完成任务的1/3

今天(28日),800多年的古船“南海Ⅰ号”就将永久地入住“水晶宫”。昨天(27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专程从北京赶到阳江,见证古船进馆的历史性时刻。见到童明康,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我们希望媒体宣传一个理念,就是要保护、保护、再保护。”“整体打捞成功,只是‘南海Ⅰ号’考古发掘的第一步。后边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发掘、高水平的保护。‘南海Ⅰ号’后边的任务还很长!压力很大!”景李虎说。

对于“南海Ⅰ号”的后期发掘、保护工作,主管文物保护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打捞成功只完成任务的1/3

记者:“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出水,马上入住水晶宫,对于许多人来说,“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童明康:现在,我们顶多完成了“南海Ⅰ号”整个考古工作的1/3.在整体打捞方案进行论证的时候,就包括三部分:打捞上的整体方案、保护上的整体方案和考古上的整体方案。整体打捞的完成,为下一步的保护和考古工作,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但下一步很多谜团需要我们高质量的发掘工作、高水平的考古工作破解:这条船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其实还不清楚。

“水晶宫”未完工制约考古方案制定

记者:“南海Ⅰ号”的保护方案、考古方案论证已经开始了吗?有没有日程表?

童明康:目前还没有。广东省已经做了初步的方案,国家文物局将尽快召开专家论证会,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通过论证之后,国家文物局还要在常务会上最后拍板。目前,对后期考古、文保方案制定,关键的困难在于广东省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没有按期完工。在目前的施工条件下,考古工作、文物保护工作都是不好进行的。具体采取什么措施保持艘船在沉箱里的湿度?维持古船原有的状态?

其实,我们这次来也有催促博物馆加快施工速度的意思。

记者:有人认为博物馆未完工是因为经费问题。

童明康:怎么可能?这是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广东省的重点工程,广东省地方财政投资了1.5个亿。我们花这么多气力把古船打捞上来,目的就是将它保护好。钱不是问题。

保护“南海Ⅰ号”的真实性最重要

记者:对于“南海Ⅰ号”文物保护,最难的一点是什么?

童明康:我觉得还是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这几年,一些地方政府越来越从自身的发展中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对地区发展的强大威力。

对于文物保护,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它的真实性、完整性。我们之所以选择整体打捞方案,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古代远洋货物是怎么装船的?有多少船舱?每一种货物如何打包、打捆?这都是以往的史书不能告诉我们的。整体打捞方案都为我们充分地破解考古学上的谜团,提供了可能。

记者:“南海Ⅰ号”入住水晶宫后,将由阳江市政府管理,国家文物局对此放心吗?

童明康:对于“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方案、文物保护方案,都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必须由我们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后才可以实施。整个过程,国家还会派专家具体指导。比如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张威他们,可能以后会一起过来做“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而至于船体保护、出水文物保护等科研问题,我们也会请北京最高级的专家过来阳江会诊,提出最好的建议。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