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护188栋近现代建筑 原则上不得拆除(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儿童剧场

1920年建的中国儿童剧场、1955年建的798工厂、原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友谊医院……日前,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公布《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71处、188栋近现代建筑名列其中。这些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建设工程选址应避让。

被保护建筑跨度130多年

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温宗勇介绍说,北京保存着大量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但长期以来,这些建筑的保护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如今,保护优秀建筑已成为迫切任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98工厂一角

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须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建造,不包括文保单位及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温宗勇表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标准为,一方面是要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或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比如马寅初的故居;798近现代建筑群,则反映了“一五时期”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是反映建筑艺术的发展,或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如民族饭店、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百货大楼

今后还将陆续公布名录

温宗勇介绍,确定第一批名录,不但征求了专家的意见,还征求了产权单位和文物部门的意见。在71处、188栋建筑中,近代建筑有20处、39栋,占21%,现代建筑有51处、149栋,占79%;而从地域分布看,海淀区最多,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学府。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引说,从普查的情况看,这些建筑的现状还是比较好的。温宗勇表示,此次公布的名录只是第一批,今后还将陆续有第二批、第三批。

居民单位不必迁出建筑

温宗勇表示,凡列入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的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建设工程选址,应该避开优秀近现代建筑。确因公共利益需要不能避开的,应当对优秀近现代建筑采取迁移异地保护等保护措施。

“优秀近现代建筑可以不用进行博物馆似的保护,单位、居民都还可以继续住在建筑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温宗勇表示,对于近现代建筑,主要是保持建筑本体、外立面的原貌,内部则可以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