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浚墓考古持续到22日 明墓墙和神道起点未找到

原有的明代墓墙和神道起点还未找到

南海网12月19日消息:记者今天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丘浚墓区原有的明代墓墙和神道起点至今还没有找到,明后两天将继续扩大勘探范围,争取有所突破,整个现场发掘和勘探工作将持续到22日。

记者在丘浚墓区考古现场看到,墓区内水塘的围堰还未修补,考古发掘工作之初布下的23个探方已发掘了17个,现已回填,隐藏在池塘中的1根华表已经被抬上陆地。据海口水头村老人说,出水华表是在“文革”期间被推倒的,已经在水塘里躺了四十多年了。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介绍,这次考古队的发掘范围,主要是在民国时期重修的墓区内,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丘浚墓原有的明代墓墙基础还没有探到,神道的起点现在也没有查明,这样一来就无法划定丘浚墓的确切范围,考古队计划下一步扩大勘探范围,争取找到明代墓墙基础以及其他附属建筑遗迹。

丘浚墓考古发掘执行领队王大新说,到目前,发掘工作最大的收获是确定了丘浚墓明代原有享堂的具体方位和平面布局。

据了解,考古队员在丘浚墓上世纪80年代维修的“理学名臣”牌坊两侧发掘建筑物瞬间倒塌遗迹的同时,发现地伏和柱础。考古队员随后将牌坊下的部分石板揭开,又发现两个柱础。王大新说:“这样一来,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坐南朝北的享堂建筑遗址,面阔五间,长约20米,进深三间,宽约8米。处于正中位置的明间,两侧是次间,最外侧的两间为梢间,主要存立祭祀石碑。”

丘刚告诉记者,22日现场发掘工作结束后,将马上转入室内的资料整理工作,包括对发掘地层的分析测量,遗迹现场的勘察资料,出土出水文物的修护以及发掘现场照片的整理,最终向省文体厅呈交工作总结报告,为丘浚墓的后期规划提供详细的原始资料。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