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 “南海Ⅰ号”博物馆“水晶宫”全透视(组图)


“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后,将从海底平移到“水晶宫”内,供人们观赏。
“水晶宫”为一巨型玻璃缸,水深12米,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与“南海一号”沉船所在海底位置完全一致。到时游客可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还可以进入全景观察舱,经过电脑对轨道的设置,感受趣味盎然的全方位观察模式,进行三维参观。

据介绍,在整个博物馆中,存放“南海一号”的地方则是作为博物馆灵魂的“水晶宫”。这是由五个椭圆关联形成的博物馆中最大的椭圆。在水晶宫中,将在海平面以下挖掘12米深的人造海洋,整个水晶宫面积达5000平方米,高24米多,为封闭的海水循环系统。
为了解决“南海1号”沉船出水后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的场地需要,有关专家根据“总体打捞、就地保护”的原则,选择了离“南海一号”沉船最近的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为博物馆的建设场址。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专题博物馆,其模拟海底环境对古代木质沉船保护、展示及考古研究作业的展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流的。
据“广东丝绸之路博物馆”建造监理王忠介绍,博物馆主体工程预计今年3月将完成,随即进入整体装修阶段,装修时间约3个月,6月整体工程完工,“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后平移入“水晶宫”内。
在“南海一号”全部进入博物馆后,考古学家不会一次性地将里面的文物全部发掘出来,而是每天从中发掘一两件。据介绍,这种形式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群众观赏现场考古,另一方面也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去考虑,不求进度而追求文物发掘的质量,对每一件文物形成完整的保护模式,避免因为发掘而使这些绝世珍品遭遇破坏。

风险级别和防护级别将为国家一级
“南海一号”连同船只和货物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如何保证船只拖进博物馆后安全方面万无一失也成为了博物馆方面考虑的重大课题。据负责“南海一号”博物馆设计施工的王忠总工程师介绍,“南海一号”博物馆在风险级别上在整个广东省内都是最高的,属于国家一级。
将采取一级防范标准
据了解,在“南海一号”进驻博物馆后,有关单位将把包括安全防护方面的设计图纸交由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审定,并进行正式定级。按照“南海一号”现有出土文物和珍贵文物储藏量,在正式定级后,“南海一号”博物馆预计其风险级别将属于国家标准中最高的一级风险单位,也将采取最高的一级防护措施。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一级风险单位和一级防护都是针对防盗防破坏方面设定的。一级风险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二是有50000件藏品以上的单位;三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在“南海一号”博物馆当中,最有可能被设为一级风险单位的则是其库房和精品展柜。
红外线遍布库房
据王忠总工程师介绍,目前虽然博物馆的建设仍集中在总体工程上面,但随着“南海一号”打捞时间的临近,目前博物馆在安防方面的设计初稿已经出台,并将等待国家文物局的审批。
按照博物馆将来可能设定的风险级别和防护级别,设计单位现有的想法是,在博物馆的库房和精品展柜,将设置红外线防盗装置,以确保珍贵藏品的万无一失;同时,对精品展柜,将使用防弹防爆的特种玻璃,以延迟外部入侵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在库房的防盗门、保险柜等方面都将采用极高的防盗技术,同时还将采取全面电子监控。
据透露,之所以不在博物馆中遍设红外线,是因为在博物馆最终开馆后,展馆内的展品并不一定都是从“南海一号”发掘出来的原物,除精品展柜放置的原件外,其他普通展柜会放置一些“南海一号”文物的仿制品以及航海知识、海洋生物知识的展品,在这些展柜,因为其不属于一级风险部位,所以防范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将派驻武警、公安保护
由于在博物馆中,包括安防等设备在内的装置需要在“南海一号”拖入博物馆后才能完全安装和调试成功,安防风险较大。因此,王忠透露,在“南海一号”进入博物馆的初期,由阳江当地的武警、公安将组队进驻博物馆进行保护。
据记者了解,“南海一号”拖入博物馆主体的水晶宫后,博物馆将进行封闭,并不马上公开展出。而是要经过设备安装和注水、调压和模拟原始海洋环境的过程。虽然这段时期人流少,但从安全起见,还是将由武警、公安进行巡逻和警戒。
直到安防设备等各方面措施完全到位后,博物馆才会正式对外开放,到时才可能交由保安队伍进行安防。
沉船进馆后博物馆进行装修
在由5个椭圆拱形和一个2/3圆拱形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目前工程建设已经进入拱顶施工阶段。施工方广州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博物馆工程总负责人黄星俊告诉记者,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完成80%左右的土建工程,还有70天左右的时间,在“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之前,他们要完成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封顶工作。
在沉箱进入水晶宫之后,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施工并未结束,届时博物馆总体的土建工程大概完成90%左右,之后还要进行场馆的装修和安防设备的安装。据记者了解,“南海一号”进馆之后,沉箱不会马上打开,也不会立即进行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一切都会等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完全建成,所有条件都成熟之后才会进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