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孙家城遗址身世之谜难解 近日将尝试性发掘

位于怀宁县马庙镇栗岗村境内的孙家城遗址,由于难解的身世之谜而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昨日上午,笔者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该县已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古城进行尝试性发掘,不久有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孙家城遗址位于怀宁县的最北端,在两大主古河道之一的大沙河南岸,与桐城市仅一河之隔。整个遗址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430米,东端宽于北端,近似长圆形,东西南三面用黄土堆砌,一面临大沙河,河面宽100米~150米。城内的文化遗存,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杨德标实地调查,已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文化层厚1米~3米不等,采集的标本有石斧、石铲、环形石器、鼎足、陶片等。2004年11月,孙家城遗址被省政府和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该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金晓春称,孙家城遗址神秘的地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均在东端,西端只有残陶器片及大量的红烧土粒,并有很规整的灰坑,根据调查的实物及地层,目前所称的土城年代不晚于商周或是同期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二是民间流传的曹操之子曹丕的出生地在孙家城遗址一带,当前虽然无法找到大量的实物资料,但遗址所在镇原名育儿乡,以境内育儿村而得名,育儿村旧称“浴儿城”,魏武帝在此“浴儿”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周围另有太子墩、离子墩等古迹,民间故事都与曹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在长1.5公里的宽厚城墙东南两面,各开出一条长10余米、宽2米的探沟,通过土墙横截面的泥土堆积,推测古城不同的形成年代。此外,考古专家还在城内的农田里选取了3个规格为4米×5米的探方,其中西北面2、3号探方相邻,东南面1号探方紧贴城墙。在5个发掘处,分别有一名考古人员指导民工分层次挖掘,并对各文化层中发现的陶片、器物及不同颜色的泥土进行了搜集整理,以便综合研究。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这次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是要探究孙家城遗址与毗邻的潜山县薛家岗遗址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或者是否存在时间上孰先孰后的问题,这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关系,将有着极大的帮助和重要的作用。届时,孙家城这一古城的“身份”和“年龄”最终会被科学地确定下来。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