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湖"中"字古墓终现庐山真面目 拟下周一开棺(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斜式墓道、两层封门砖、错层券顶,经过22日的开挖,梅湖古墓终于呈现全貌,“中”字型格局,墓道、甬道、前后室四部分,让围观群众称奇。近几日,墓道及甬道的淤泥将被清理干净,而真正要进入墓室开棺寻宝,则要到等下周一省市考古专家研讨后,才能进行。

昨日下午,记者在古墓挖掘现场看到,原先覆盖住古墓的泥土已经全部被清理干净,整个墓地“中”字型结构清晰可见,而前后室接近2米的落差,则让整个古墓显得十分神秘。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则指出了现场另外一个奇特之处。“经过挖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古墓的墓道口有两层封门砖,而且券顶也有两层。”在挖掘过程中,他们发现古人不仅划分了古墓结构的边线,而且还在划分边线的土层进行开挖砌造。

据了解,这个墓道口犹如现代人家的门檐,多一层封门砖则类似于多装了一道防盗门,相对来说比较牢固、严实;错层的券顶好像是在门檐上加了一道大包边,显示出古墓主人的独具匠心。现场观众告诉记者,这样奇特的千年古墓如果不能整体保存下来,将是一种遗憾。

经过挖掘,考古现场分别露出了黄、黑、红等颜色的土层。据专家介绍,土质比较坚硬、结实的叫做生土,即经过多年积累,未被人类挖掘过的土壤。而土层中颜色较黑,摸上去比生土软一些的,就是经过人类挖掘的活动土。考古队通过生土和活动土边线,可看出当时造墓的工程规模很大。

据省文物考古所王上海所长介绍,接下来将对墓道口以及甬道外进行清理,估计淤泥比较厚,工作将进行两三天,而进入墓室内的开棺时间为下周一左右。在此期间,他们将召集省市考古方面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开会安排部署开棺工作,制定相应的预案。

一旦古墓内出土文物后,考古人员将根据将不同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的保存。此外,开棺当天一定会引来很多对考古感兴趣的人,为避免引发塌方情况,届时将联系公安部门在现场进行警戒。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