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群 或为平民墓现明代青花瓷碗

近日,新疆昌吉市郊北外环路附近拆迁安置房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处晚清时期古墓葬群,并出土大量陪葬品,其中包括一件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代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瓷碗。9月3日,昌吉州文物局正式公布了这一发现。

古墓中发现的青花瓷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墓中发现的钱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墓葬

工地施工挖出人头骨

昌吉州文物局考古人员董佔介绍说,发现古墓群的建筑工地是一处城市道路改造拆迁安置房工程,5月29日开工,开工不到半个月,工人们在挖地基时竟然挖出人头骨。

9月3日,施工工人武靖回忆说,当时地基才挖了不到两米深,却发现地面出现十多条裂缝,继续挖了一铁锹,就挖出了一个完整的头骨。“没想到换个地方挖,又挖出个人头骨,而且人骨也越挖越多,大家害怕了,立即拨打110报了警”。

会不会是刑事案件?昌吉市公安局立即出动,经过现场勘查和对人头骨的鉴定,确定这些尸骨都是百余年前的了,应该是古墓,随后报于昌吉州、市文物局,工地被迫临时停工。

据了解,这片工地位于城郊,原是一片荒地,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新开发了几个小区。

出土文物多为日常用品

8月6日,文物部门开始进行抢救性挖掘,12天里,工作人员在这块近千平方米的地方,共清理出10座古墓,其中7座为夫妻合葬墓。由于棺木埋得较浅,腐蚀严重。

同时出土黑釉梅瓶10个,其中8个保存比较完整,碗两个,铜钱20余枚,白酒1瓶,还有铜耳坠和琉璃珠子。其中黑釉梅瓶和碗放在棺外头顶的位置,铜钱主要放在胸部、脚底以及身体下方。

在这些陪葬品中,最有价值的就要数一件明代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瓷碗。

在昌吉州文物局,记者看到了青花瓷碗,瓷碗保存得相当完整,几乎没有破口,碗口直径十几厘米,外侧有青花图案,颜色温润古朴。

董佔介绍说,出土的青花瓷碗发色青翠鲜艳,深浅浓淡,富有层次立体感,胎质非常细腻。内侧绘有葡萄纹,图案明显显示是一个“官”字,在当时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之意,根据推断,是明代天启、崇祯时期的民间生活遗物。

据了解,明代天启、崇祯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当时朝廷动荡、国力衰竭,朝廷无暇顾及官窑瓷器的生产,因此官窑瓷器带有帝王年号款的甚少。而与此同时,民窑瓷业规模迅速得以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家中也比较常见。

古墓应该不止十座

昌吉州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张峰科长说,近几年随着昌吉市的经济建设,对施工工地抢救性文物保护挖掘比较多,但大多在山区,而像这样在市郊发现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汉族古墓群还是很少见,而且多数为合葬墓更少见,从出土随葬品和墓葬形制可以为研究昌吉地区清代时期的葬俗提供实物资料。

“经过对出土文物、地层关系和墓葬形式分析判断,这片墓群应该是清中期至清晚期的,而且是平民墓,因为一般清晚期墓葬都会陪葬一些金银器,可是这片墓葬出土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用器,也可能是家族墓地,根据判断该片区应该还不止这10座墓,但我们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角度,只做抢救性挖掘。”张峰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