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邺城有望重见天日 保护规划正在申报

深埋于地下的“六朝古都”邺城,有望于12年后重见天日。临漳县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历时多年编制的《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行完善后,目前正按程序申报。

邺城遗址在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约20公里,南距河南安阳市18公里。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邺城是中华文明腹地,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

然而,邺城于北周末年毁于战火,遗址现大部分被漳河淹没,地表仅存一些残缺不全的城垣遗址,以及高出地面的金凤残台和铜雀台的东南角。幸运的是,邺城遗址大部分被埋于村庄和农田下,并没有被现代都市压住。

据临漳县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到2020年,邺城遗址整体景观将可以对外展示,部分遗址也将复原。届时,展示圈将形成包括“三台”和佛寺塔基现状展示,朱明门、建春门、宫殿区建筑基址考古发掘展示以及博物馆内的文物展示。

据介绍,邺城遗址将南连安阳,形成殷墟文化旅游的延伸区,成为安阳、邯郸文化旅游市场的对接点;成为三国曹魏文化的中心区,同赵王城遗址、永年广府古城成为四省交界区域文化中心的重要支撑。

按照规划,邺城遗址将建成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研究基地,建成区域性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遗址保护区。其主体面积约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共200平方公里。据初步匡算,对遗址的保护及展示将投资2.3亿元。

据了解,遗址展示工程规划将分三期进行。到2010年,遗址保护区划、漳河的治理、交通及村庄建筑的搬迁、博物馆建设、遗址展示等内容将日趋完善;到2015年,该地区将完成村镇搬迁、用地调整、改善交通等;至2020年,邺城遗址整体景观形成,届时,邯郸(赵文化)—磁县(磁州窑文化)—临漳(邺城遗址)—安阳(殷墟)文化遗址展示圈将形成。

届时,旅游部门将利用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做成三条文化精品线路,即涿州—邺城—亳州—许昌—长坂坡三国文化环线;邺城—北朝墓群—响堂山石窟曹魏文化旅游线;安阳殷墟—邺城—赵王城—广府古城遗址文化线路。

截至目前,该县已着手拆除重点遗址内违章建筑,制作了邺城遗址展示沙盘,翻修了通往邺城遗址的公路,邺城博物馆设计也已完成。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