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重大发现:海南人类活动史追溯至2万年前(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们展示的这些动物及旧石器化石刷新海南人类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工作者在信冲洞找到了旧石器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上午,参加昌江考古发掘工作的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教授黄万波在观察研究出土的文物

记者今天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去年6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发现的动物化石,今年11月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系距今40万年至60万年前的动物化石,由此证明海南岛在40万年前与大陆相连。在该镇燕窝岭和混雅岭发现两个旧石器地点,证实为海南最早的人类生活遗迹,距今至少2万年。

早在1995年,昌江七叉镇村民在捕抓蝙蝠时就发现信冲洞化石地点,2006年为配合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根据文物保护要求,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昌江博物馆联合发掘信冲洞化石地点同时调查红林三队采石场,发现哺乳动物化石接近20种,其中有海南省首次发现的巨猿、猩猩、熊猫化石。2006年6月,这批化石标本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带回北京进行种属鉴定和年代测定。

据李超荣介绍,在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中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却在相距不远的燕窝岭和混雅岭两个旧石器地点,发掘出土原始的石核、砍砸器、夹砂红陶片,证明古人类在该地区生活的连续性,初步确定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将海南人类活动史追溯至2万年前。据了解,这两处旧石器地点,是在海南首次发现,同时也是祖国最南端的两处旷野遗址。此前发现的海南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在三亚落笔洞,属于旧石器和新石器交界时期,距今约1万年。

据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昌江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将于明日进驻燕窝岭旧石器遗址进一步发掘,采集测年和古环境样本,并在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进行广泛的史前考古调查,寻找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为古人类的迁移和交流采集第一手科研资料,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将在即将建成的省博物馆集中展示。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