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发现南朝古墓群 千年前已经是"宜居地"(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湘潭发现一处大型南朝古墓群发掘一批高水平的瓷器

年前湘潭已是“宜居地”

一处距今1500年左右的大型南朝家族墓群,日前在湘潭市岳塘区丝绸南路续建工程工地被发现。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大约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3座墓葬,目前已对其中两座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考古专家从目前所见的墓葬规模和藏品初步判断,湘潭在唐代建县以前就有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聚居,说明湘潭当时就是一个人类“宜居”的处所。

南朝时已能批量烧制瓷器

已挖掘的两座古墓是平行的,同一个朝向,相距8米左右,属于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采用错缝砌法、内有棺床呈阶梯状;还砌有墓室墙,棺床与四周墓壁之间有一道空隙,是用来排水的沟,以防止棺木腐烂。墓室十分完整,砌砖整齐,墓室规模大小清晰可见。

据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介绍,根据初步鉴定,这是两座南朝时期的古墓,古墓的主人在世时很可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在这次挖掘中发现了7件文物,分别是6件小瓷碗冥器和一件瓷碟,看上去均是质地细腻。其中一个小瓷碗底部有三个垫圈痕迹,由此可推断,当初先人在生产过程中,已不是一个个烧制,而是叠烧批量生产。

湘潭建县前已是“宜居地”

整个墓群距湘江约一公里距离。从古墓形制上看,砌砖颇为讲究,砖上纹络清晰。据专家介绍,这些印刻着几何纹和叶脉纹的青砖,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在此之前,湘潭市挖掘出的古墓大多是东汉时期的土坑墓。这处南朝家族墓群的发现,说明到了这个时期,湘潭市河东地区已有大量人群居住,而且生产力水平较之东汉已有显著提高。

专家表示,就目前所见的墓葬规模和年代初步判断,湘潭在唐代建县以前应该就有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聚居,说明湘潭当时就是一个“宜居”的处所。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