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海龙屯考古:“水牢”其实是通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水牢”门洞前的台阶被发掘出来

贵阳晚报消息 7月4日,记者从遵义市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多年来被视为“水牢”入口的一处拱门,现已确认只是一个特殊通道,与“水牢”无关。

被称做“水牢”的这处拱门,位于海龙屯“新王宫”遗址群左侧,门洞高约2米,宽约1。5米,深约4米多。发掘前,拱门保存完好。多年来,这里被认为是播州土司在山顶修建的监狱入口,一些关于海龙屯的文史资料中,也称这里是“水牢”。

据介绍,考古队对“水牢”的清理发掘,是分别从上方一个垮塌口、入口处下方开始的。发掘开始后不久,两处都有发现:入口处下方,有数级巨大的台阶、房屋柱础;上方垮塌口附近,发现了数间房屋的基础,以及掩埋其中的大量高档瓷器残片。“这样的布局和瓷片,怎么看都不像是‘水牢’。”考古队员对“水牢”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考古队员称,尽管对“水牢”的发掘还在进行中,但目前已能确定这里并非“水牢”,它只是一个被瓦砾和碎砖完全掩埋的通道。“但现在还不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在通道上修这么大一个门洞。”考古队员说,这个门洞的前后、上下,都有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有的路口路面上有青砖砌成的三角形构件。

据了解,从今年4月下旬进驻海龙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龙屯考古队通过清理发掘,已推翻和校正诸如“水牢”等传说、误判多个。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找到“新王宫”城墙并确认面积,推翻“金银库”传说。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