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丘浚墓园发掘进入第七天 出土明代石柱(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神道及相关遗迹正在清理中

丘浚墓园发掘工作目前已进入第七天,记者今天从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队员在第9、10号探方,发掘出土了几件明代文物,包括一件柱础石、两个圆形石柱和一个方形石柱(见上图)。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考古队员一共布下12个探方、2条探沟,已经清理发掘的探方和探沟有7个,探方的规格为5×5米,深度大约为50厘米。

拜亭之探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郝思德研究员介绍,丘浚墓园原有用于朝拜祭祀的重要建筑——拜亭,在“文革”遭到严重破坏,寻找相关遗迹是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内容之一。

考古队员今天在第9、10号探方发掘出土的明代文物,郝思德看后说,从文物出土的位置看,距当年拜亭所建位置不远,从文物的形状上看,初步推测是拜亭的建筑构件。这些文物还要经过仔细地清洗和辨认,才能做出判断。

神道之探

据悉,此次发掘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搞清楚神道的结构、布局、范围及相关建筑结构,为日后的维修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现存的丘浚墓园遗址看,在墓室的正前方有一个水塘,而从相关文献资料获知,丘浚墓园原本并没有水塘,仅在墓的旁边有一个五龙泉。现在水塘隔断了整个神道,考古队下一步的工作是清理塘底,找寻神道的遗迹。

据了解,这个水塘叫邱公塘,建于1953年,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农田,近年来有人承包,搞起养殖业。目前,水塘已被抽干,可见塘底留存石碑、龟趺等遗物。

依照丘浚的官位和下葬标准,在神道两侧应放置石像生和石翁仲,目前只能看到石马和石狮,经过发掘现在发现了石羊的残骸和断裂的望柱,下一步要通过清理神道,才能确定这些石像生和石翁仲的具体摆放位置。

墓址之探

在发掘现场,记者见到了丘浚的第19代孙丘秋明。自1986年以来,他一直负责守护丘浚墓。据他讲,丘浚在京当官时,就委派下属和族人在海南选墓地,之所以选中水头村,是看中这里“前有名塘,背有靠山”,五龙泉终年喷涌灌溉良田,而人站在岗丘高处,一览无余。丘浚墓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贞。

据了解,水头村原名邱邻村,因一位文人缅怀丘浚写下“文章华国金生水,庄严圣地人出头”的对联,而后更名为水头村。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