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发现古墓群 专家推测为男性墓群

近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位于镇江市区学府路上的一处建筑工地1号施工区发现了东晋和南宋的古墓群。据了解,经过3个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4座古代墓葬遗迹和一处南宋时期遗址被发现,而现已清理发掘了宋代、东晋、南朝时期墓葬各一座,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掘出的宋代时期墓葬毁坏严重,而南朝及东晋时期的墓葬则保存良好,平面均呈“凸”字形。其中南朝时期的墓葬结构为单室砖室墓,墓室长6.46米、宽2.2米,分前、后两室,其中后室高于前室呈台状,而前、后两室地面均平铺一横一竖成斜人字形。在前室的中心有两块砖砌的供台,四周则分布着青瓷盘口壶、陶俑等陶瓷遗物,而后室的棺床已腐朽不复存在,四周则出土了滑石猪、钱币等遗物。

“除了古墓顶部由于各种原因有所损坏外,墓室内部基本没有被破坏,而当初摆放的随葬品后期也没有移动过的痕迹,保全较好。”镇江市博物馆考古队的霍队长介绍。

南朝和东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包括青釉瓷碗、滑石猪、红陶灯托盘、青釉瓷盏、青釉瓷唾盂、灰陶牛以及男女俑等,其中滑石猪活灵活现,呈趴窝式四肢前伏,两耳紧贴于颈部,小眼前视,猪鼻较大,背部还刻有鬃毛。而南宋时期的墓葬由于毁坏严重,只出土了几枚钱币。

“南朝墓的随葬品以灰陶器为主,而东晋墓的随葬品则陶、瓷各一半,另有铜镜和铜炉,其中青瓷盘口壶器身矮胖,颈部粗短,外表采用褐彩装饰的手法,有东晋时期的遗风。”霍队长介绍道。

而根据墓葬的结构、规模及其随葬品来看,考古专家推测,墓葬的主人身份并不显赫,一般在当时勉强算得上是“中产阶级”,而在出土的随葬品中考古队员并没有发现一件女性首饰,考古专家据此综合判断推测,此次发现的墓葬主人很可能是男性。

据介绍,镇江市区及其附近的东晋墓葬,多呈东、西、南扇形分布,位于高岗土坡之间,成群设墓,聚族而葬。而根据此次发掘出墓葬形制构造来看,与以往镇江地区考古发掘的东晋、南朝墓相似,符合东晋中晚期特点。

“这次六朝墓考古的收获,将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提供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