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发现新种恐龙足迹

刘家峡恐龙足印研究又出新成果——中、加、美、日、韩等国古生物学者在最近出版的《波兰地质学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新种的恐龙足印——恐爪龙类足迹,该足迹的数量及完整性均居亚洲之最。日前,该足迹被命名为“永靖驰龙足迹”。

据了解,恐爪龙类是著名的恐龙,其中最有名的是“出演”《侏罗纪公园》系列的伶盗龙(又名迅猛龙),这类恐龙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长着硕大的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杀手锏”,但这第Ⅱ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却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这些足迹统称恐爪龙类足迹。

甘肃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兼总工程师李大庆称,上世纪90年代初恐爪龙类足迹首次发现于中国四川,但足迹非常少。此后在中国山东、韩国南部等地陆续发现,但这些足迹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比不上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发现。据初步统计,在该地质公园就发现了71个足迹,这几乎比全亚洲其他地点的同类足迹加起来还要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生邢立达认为,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二号化石点现场发现的六道行迹,可能由3只不同恐爪龙类恐龙留下,而其中一道行迹表明造迹者在转弯,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而研究表明该造迹者在转弯时速度没有减缓,可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自1999年被发现以来,目前已揭露面积达2800平方米,产10类172组1831个足印,众多学者专家先后对这些足印的形态、地层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该化石点形成于一亿万年前的早白垩纪,各种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鳄类、翼龙类足迹交杂在一起,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遗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多层出现,均属世界之最。现已研究命名的有,世界最胖的蜥脚类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世界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世界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植食性恐龙——炳灵大夏巨龙。此次发现的“永靖驰龙足迹”再次为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增添了新的亮点。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