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墓发现簋在周朝它能衡量地位

22日在宝鸡石鼓山天玺台一边的石嘴头村四组发现大型西周早期贵族墓,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近几十年国内发现青铜器数目最多,规格最高、保存最完美、发现大器皿最多的一座墓葬。昨天,发掘现场又出土了方座簋,据文物专家介绍,簋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

继22日出土铜禁等青铜器后,25日发掘现场又出土了方座簋,据在场的文物专家介绍,簋是商周时期重要礼器,天子用九鼎八簋,士三鼎二簋等等,级别不同所用簋数不同。根据现场发现该墓室里陪葬的青铜器物品,可以确定是一个王侯级墓葬。至于到底是什么人的墓,要等北京专家来了,查看现场和文物后才能决定。

宝鸡文物旅游局刘副局长介绍,出土文物中还有方彝。方彝在商周时期是一种盛酒器,根据当时规定,只有有爵位的人才可享用,这次发现的方彝体型较大,纹饰精美,是近年来发现青铜器里同类器皿中少见的精品。此次发现提梁卣数量之多纹饰之华丽属实罕见。其中两组四件更是完美之作。

据当地一位专家介绍,这次青铜器发现地,系秦岭浅塬山脉唯一与渭河相交汇处,远古以来就是人类居住繁衍的风水宝地,早在唐代在石鼓山就发现号称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这次发现将石鼓山确切有人类居住的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石鼓山位于秦岭山北麓渭河南岸,向阳背风水系发达,可以推断远古时期此处应是人类文明繁华之地。

据考古人员讲,因为整个考古清理工作仍在进行,器物都还没有取出,这些青铜器上是否有铭文,还有些什么发现,这个墓地与渭河北岸的斗鸡台墓地有没有联系,与宝鸡周边早年发现的西周早期遗存有没有联系,其周围是否还有车马坑及其它墓葬,有待进一步发掘。

知识链接

卣:青铜制,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禁:古代承放酒器的器具,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国内极少发现,十分罕见。

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彝: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即器的上口与底部一样大小,此为方彝的最后形式,流传较少。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