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秦陵 真相越挖越近(图)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以及百戏俑坑第二次考古发掘的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待解的谜团。
由于历史文献模糊的记载,发掘成了唯一推测历史真相的渠道。但面对种种谜团,就连考古专家也承认,对秦始皇陵50多年的研究,只是一点“皮毛”。
墓葬群后妃的寝宫?
“我们的确发现了99座墓葬,只是推测为始皇帝后妃们的陪葬墓。在没有发掘之前,谁也不敢确定。”秦陵百戏俑坑考古队领队张卫星对记者说。
作为多年参加秦陵发掘工作的专家,疑似始皇帝后妃陪葬墓的说法是他第一次向外界公布。秦始皇帝陵由内外两个城和10个城门组成。内城封土的北侧,有大量建筑遗址和陪葬坑。“到现在共发现了99座墓葬。这些墓葬布局整齐、排列密集、朝向统一。”张卫星说。
为什么有这么多墓葬出现在秦陵园内,张卫星推测,这可能和当时陪葬、合葬的帝王丧葬习俗有关。
陪葬制度,早在殷周君王死后就很盛行,到秦国时期这种制度一直存在。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死时“初以人殉死,从者66人”;秦穆公死后“从死者177人”;秦始皇死的时候,二世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意思是秦始皇的后妃中没有生儿子的都要陪葬,死了不少人。
在张卫星看来,这些只是后人的一些推测,要想搞清楚这些墓葬的真正身份,只有进行发掘后才能得出结论,“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发掘几处较大的墓葬来做研究,但大规模的发掘肯定不会进行。”
百戏俑皇家歌舞团?
9901陪葬坑不是第一次发掘。199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组队,于陪葬坑的中部进行发掘,出土11个个体的陶俑和青铜鼎1件。
出土的陶俑,不着铠甲、不穿战袍,上身赤裸,下身着裳,姿态各异。有学者认为这批陶俑的原型可能是秦代宫廷娱乐活动,因此称之为“百戏俑”。
2011年6月3日,张卫星率队开始对百戏俑坑进行全面发掘,共发现三个过洞,出土了30多个陶俑,其中有28个不着上衣、不穿盔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无头俑,达2.2米高,脚掌奇大,达到34厘米长,要穿54码的鞋。
为了保护这些彩绘,每天技师们都要给这些陶俑喷洒一种专门配置的药水,并拍照观察,绘制详细的位置图,以便后期复原用。但让张卫星感到遗憾的是,按照他的估算,能够完整复原的不超过10件。
“现在发掘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就要对这些陶俑进行修复,全部完成后就能确定这些陶俑的用途和功能,按照目前出土的陶俑看,极有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御用歌舞团。”张卫星说。
最让张卫星不解的是,百戏俑坑三个过洞,有两个过洞都被大火烧过,“第一个过洞被火焚烧得最严重,土都被烧成了焦黄色。”目前所发现的秦始皇帝陵180个陪葬坑,有12个陪葬坑被大火烧过,但起火原因仍是个谜。
项羽放火推测而已
在2011年百戏俑坑全面发掘之前,秦始皇帝陵最大的陪葬坑秦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
2009年6月13日,秦兵马俑一号坑在沉寂了20多年后,开始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区域200平方米。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队领队申茂盛告诉记者,这次发掘不同于前两次发掘,着重于保护与发掘同步进行。
第三次发掘也证实了兵马俑曾被人为破坏过、焚烧过,“现场发现了大面积的红烧土,即黄土在被焚烧过后所呈现的颜色。”申茂盛说,从历史记载看,项羽放火烧的嫌疑最大,但这也仅仅是一种推论。
在申茂盛看来,要真正解开兵马俑焚烧之谜,只有靠将来的发掘才能证实,“现在的结论都是一种推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