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公主故乡出土文物之铜铺首

古老的弦乐器——瑟,极为罕见的金缕玉衣,形作鸡鸣状、流行时间非常短的“鸡鸣戟”,形态逼真、造型生动的错金银说唱俑,来自异域、且为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铜象,驯象奴……

2000多年后,历史的大门再次被徐徐推开——2012年5月23日,“千秋比肩——汉家公主故乡出土汉代文物展”在伊犁州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活动是以江苏出土的大云山汉代精美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展览,在全国也属首次展出。在74件凝固千年光阴的器物上,我们幸运地成为嗅到那遥远时代气息的第一批观众。

在那遥远的时代,我们嗅到了我们熟悉的一缕气息。那是来自远嫁西域乌孙国的第一位汉家公主细君公主的故乡——江苏,而这批文物的主人正是细君公主的爷爷——第一代江都王刘非。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化极其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吴韵汉风”而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曾经发掘过汉代的楚王陵、广陵王墓。2010年,在江苏省盱眙县的大云山顶,一座规模宏大的西汉诸侯王陵,由南京博物院和盱眙县人民政府共同发掘面世。这次新发现的王陵位于淮河南岸,宏规巨制,共出土陶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等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套),许多文物均为首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并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本期起,本报将陆续为读者介绍“千秋比肩——汉家公主故乡出土汉代文物展”中所展出的精美文物。此外,记者从伊犁州博物馆获悉,原定于7月7日结束的展览延迟到8月20日,在此期间,观众可前往州博物馆参观,一睹汉代文物的神韵风采。

■铜铺首

铺首: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至迟在汉代,中国已经使用铺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铺首的造型多种多样,既有全身形状非常简单的,也有头部形状异常逼真的。

封建时代,铺首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不是你想打出什么样式就能打什么样式,越制就会惹出麻烦。普通人家的铺首多为熟铁打制,大多数为圆形、六角形,边缘打制出花卉、草木、卷云形花边图案,配以圆圈状的门环或菱形、令箭形、树叶形门坠,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王子王孙、达官显贵、富甲豪绅家大门上的铺首也不相同,但是在尺寸上要大了许多、气派了许多。帝王家皇宫大门上的铺首在尺寸、用料、工艺、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铺首的实用价值已经退为其次,而主要是为了彰显皇家君临天下的气势。铺首的尺寸最大不说,用料是铜制鎏金,光耀夺目,造型多为圆形,穹隆凸起部錾出狮子、老虎、螭、蛇等猛兽、毒虫的头像,怒目圆瞪,龇牙咧嘴,为皇帝家把守大门。巧妙的是,工匠们利用铺首上狮、虎、螭、蛇等猛兽、毒虫头像的獠牙、舌头叼住门环,起衔接、联络门环的作用,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门环的下半部分制成扁平状,上面再套上半环状门环,于门环的扁平状部分上錾出飞龙起舞、腾云驾雾的图案,十分精美、肃然,突显出皇家的风范及与众不同。

目前,考古发现及现世的青铜材质铺首最为著名的有四具,可称为中国铺首四大天王,分别是河北易县战国立凤蟠龙纹青铜铺首、华人收藏家虞坚收藏的一对战国错金银饕餮纹铺首、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收藏的战国错金银皇者铺首、山东省邹城市收藏家周意杰收藏的春秋浑铸超精细青铜铺首。 此次展出的铜铺首(右图)出土于一号墓外椁大门内侧,铺首长18厘米、宽12厘米,环外径13.7厘米、内径10厘米。铺首为兽面衔环式样,兽面双目突出,双耳外撇,整个兽面通体饰鳞形纹、三角纹等。背面有两竖长方形鋬。此类铺首尺寸巨大,兽面威严,象征权利与地位,通常为棺椁门上装饰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