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秦兵马俑坑曾遭多次破坏(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显示,秦始皇兵马俑坑先后经历了先水淹、人工破坏、最后火烧三次大的毁坏过程。

曾主持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许卫红说,秦始皇兵马俑坑是先水淹、再人工破坏、最后火烧。其中水淹的痕迹最早,但绝不是暴雨把它冲的水患,应该是因为降水或地下水位的问题引起隔墙建筑结构的坍塌,这对秦兵马俑坑建筑来说是很致命的。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地基有下沉现象,原来隔墙的高度应该有3.5米左右,但现在发掘发现它平均下来只有1.7米甚至更低,下降是很严重的。原因是墙体不稳定,夯土不是高质量,地基的处理也不是非常坚固,在地基层里有淤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许卫红说,水淹后形成的淤泥虽然对兵马俑建筑本身是破坏性的,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兵器和陶俑的颜色。考古发掘发现颜色保存最好的都是袍子以下的腿部,因为早早被淤泥包裹,就避免了后期的火烧和自然剥落,密封比较好,保存下来的颜色非常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