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发现三座东汉古墓藏 重量级文物相继出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发掘出的东汉墓群。 记者 熊明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保存完整的汉代陶棺。

本报讯 一处平淡无奇的江边葡萄园,竟然藏着我市主城区今年的两大考古发现。6月5日下午,市考古所和三峡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专程来到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七组,实地查看这个“神奇”的葡萄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该地段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精美手斧、东汉陶棺,如此多重量级的文物相继出土,在我市考古界并不多见。

今年4月中旬,石盘村农户李世相在修建自家葡萄园临时道路时,挖出了许多侧面饰花纹图案的墓砖。接到报告后,市考古所与大渡口区文管所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勘探,确认为东汉砖室墓共三座。

“尽管早期遭到盗掘,但保存完好的精美墓砖和30余件出土器物,仍然有很大的考古价值。”昨日在考古现场,市考古所考古队白九江队长指着正在修复的汉代陶棺告诉记者,该件器物为主城区唯一一件,它在长江流域主河干地区十分少见,之前仅在涪陵地区发现过一例。

目前出土的汉墓呈“凸”字型,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陶棺出土位置就在汉墓左边,长1.84米、宽0.47米、高0.56米,烧制工艺非常精湛。白九江称,汉代墓葬中,木制、石制棺材比较多见,陶制棺材因其工艺要求颇高,烧制起来难度很大。“即使是现代工艺烧制,也很难烧出棺材拱起的部分,修复时,我们打算用钢筋从内部撑住,还原陶棺原貌。”

考古专家表示,主城唯一汉代陶棺的出土,意味着早在一千多年前,大渡口片区就已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中心。

“这片地段背山面水,风水极佳,适合人类生存。一个多月前,就在汉墓附近约百米,我们发现了长江干流区域仅有旧石器手斧,距今约8万年。”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魏光飚昨天在现场表示,不久之前,该块手斧照片曾在北京学术论坛上,被专家们称为我国排名前五名的精美手斧,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这处葡萄园的特殊性,该区已组织人员昼夜巡查。尚未发掘的两座汉墓,以及旧石器遗址涉及到的范围,都将得到妥善保护。

市考古所和三峡博物馆考古专家表示,下月,将组织精干队伍再次进驻此地,展开一系列考古发掘与勘探工作。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