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奤夿屯现青石阵堆 村民称或为宋代水渠

种啥啥不灵,地下原来有文物。昨日,记者在昌平区奤夿屯附近的树林里看到,此处发掘出的古代文物不时引来村民围观。村支书称,专家来此鉴定后,年代暂无法确定。

疑为宋代水渠

昨日下午,一场雨后,位于奤夿屯村北的一片树林边有七八名村民正在围观文物坑,马路两侧已发掘出的青石阵堆呈南北走向,长约50米,横断面约2米。据围观村民称,此处发掘出文物后,文物部门和考古专家特来鉴定,“说这可能是个宋代的水渠。”

记者发现,青石阵在土层下的位置深浅不一,最深处的土层厚达2米,最浅的石头就裸露在地面。青石阵底部由一块块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板对接而成,两侧各有高约15厘米的石料砌沿,奇特的是,只有东侧砌沿石料的上断面有圆形深孔,带孔石料与石板中间有一排木桩。砌沿石料上部的石料整齐码放,高约1米6,体积较大的石料向内突。村里为了保护文物,特地在坑旁搭了个简易帐篷,并安排2名村民在此看护。

地面种啥都不灵

奤夿屯村支书王舒拉告诉记者,大约十天前,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土层下有一片排列整齐的石堆。王书记指着文物土层上的柳树说:“这一片地种啥都长不好,原本以为这片土是乱石堆。”记者注意到,文物堆附近的柳树“弱不禁风”,树干颜色偏深,枝叶并不繁茂。据王书记回忆,20年前,这片树林还是农田,“当时跟现在一样,单单这一块,种啥啥不行,根扎不下去。”就在平整土地时,村民发现土层下的乱石阵并不“乱”,深挖后看到排列规律的青石阵。

发掘出大量瓷器

王书记称,青石阵被发掘出后,文委和考古专家来此做过初步鉴定,但说法不一,“有专家说是辽代的水渠,有说是宋代。”考古专家还带走从青石阵发掘出的大量瓷器,“都是些瓷器碎片,瓷器上还有花纹。”在青石阵土坑外,散落着大量零散的青色和灰色的砖块,砖块上有竖条沟槽。王书记表示,“听专家说,这些砖块年代可能还要早于宋朝。”

王书记说,“古时奤夿屯内有72座砖窑,专门给十三陵烧砖。”村北有一条20多米宽的天然沟渠,现在沟渠已干涸,河床上已种上了作物,“原来那沟是条河,一直能通到城里。”目前,文物部门正对此石阵做详细的鉴定,鉴定结果会在几日后发布。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