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首次发现百年廊桥

巫山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在该县骡坪镇白山村3社发现一座建于清代的风雨廊桥———龙河沟廊桥。作为廊桥,这在巫山尚属首次发现。专家称,该廊桥的发现为研究巫山乃至整个渝东地区桥梁建筑的多样性和相关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记者前往现场发现,该廊桥东岸是灌木林,西边杂草丛生。廊桥呈"东南-西北"向,桥身为全木穿斗式梁架结构。桥面有区别于其他桥梁的廊坊建筑,桥顶为传统斜顶房面结构。据测量,该桥净长8.54米,加上两端的青石阶梯引道,桥长共11.69米;桥宽2.46米;桥面距廊坊屋面脊顶高3.43米。整座廊桥造型美观,古朴雅致,其本身完全称得上是一件艺术之作。

廊桥下有"八"字木稳撑桥面,结构坚固,同时,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河水暴涨时的穿流量,因此虽然历经百多年洪水冲刷、风雨剥蚀,依然保存较为完整。

据考证,该廊桥建于清代晚期,为连接龙河沟两岸的重要交通要道,至今仍方便着过往百姓。除了供人们来往外,由于桥身有特殊的廊坊建筑,因此也成为人们遮阳避雨、休息谈天的好去处,以及集市贸易的集聚地。

巫山大山大水,沟壑纵横,桥梁并不鲜见,以前已有不少发现,如"三无"桥(无伐桥、无夺桥、无暴桥),龙凤桥,锁津桥等。

"但作为廊桥,这在巫山尚属首次发现。"该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龚小红介绍,龙河沟廊桥的发现,极有助于研究巫山乃至整个渝东地区桥梁建筑的多样性和相关历史。

链接: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