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珙县仁义乡发现大量清代古墓

近日,珙县仁义乡发现大量清代古墓。这些古墓不仅数量多,且大多保存完好,这在宜宾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些古墓三三两两地散落在仁义乡的田边地角和大山之上,虽饱经风霜,但大多保存完好。

记者发现,这些古墓都是用规则的条石砌建而成,墓碑上方飞檐翘角,各种雕饰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内容大多是农耕、田园生活及古代戏曲故事。墓碑上的对联对仗工整、字体遒劲,碑文中清楚地记载了墓主人的姓氏情况,而墓碑上铭刻记载的“光绪七年”等字样,更有力见证了这些墓葬已历经了130年以上的沧桑岁月。尽管许多碑文中没有明确提及死者的家庭背景和身份情况,但墓碑上有关“钦赐正八品”“皇清待诰”和“皇清待赠”的提法,足见墓主人曾经为朝廷和当地做出过贡献,也隐隐显露了他们当时殷实的家境和显赫的地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仁义乡干部周光余向记者介绍说: “在仁义乡境内,像这样一百多到两百年的古墓在全乡范围内估计有100余座,下一步我们将调查核实,并作为地方保护文物上报上级单位。”

居住在一处墓地附近的70多岁老人杨加芬说:“我们当娃儿的时候就在这里爬上爬下的,看到好看,我们就在这里玩耍,不晓得这古墓有好多年了。” 

据珙县文物管理所有关专业人士介绍,仁义乡发现的这些古墓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对研究川南丧葬习俗礼仪和雕刻技艺,提供了宝贵的考古实物资料,同时也对深入研究清代各阶层相关体制、风土人情和当时的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地方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