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明代土司王宫遗址现世 海龙屯有望申遗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西北面20多公里的海龙屯,经过20多天的清理发掘和分析,考古人员首次圈定了海龙屯“新王宫”的占地面积超两万平方米。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受理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报告。
根据新出土的海龙屯碑文介绍,公元1600年农历六月初五夜,绕道山外的明军,从后关破屯,击败杨氏第29代土司杨应龙。
“于是数十万明军齐声高喊:活捉杨应龙。马嘶声,呐喊声响彻山谷,整个海龙屯上一片火海••••••”
贵州省遵义市海龙屯景区导游用一段评书式的解说词向记者描绘了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州战役明军攻打海龙屯时的战况,这场战役结束了西南杨氏土司对古代播州历经唐、宋、元、明四代共七百余年的统治。
【解说】率队于海龙屯进行考古发掘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告诉记者,作为“平播之役”的主战场,海龙屯最迟修建于1257年,到今天已经有755年的历史,规模庞大,设施完备,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军事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李飞同期】现在我们知道整个海龙囤,这个,它这个环囤有城墙,它的周长大概有五到六公里,据民间的讲法,有三十六大街七十二小巷,有很多这种很辉煌的建筑。
【解说】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建于龙岩山之巅,山势陡峭,石阶依山开凿,记者拾阶而上,2小时才登至屯顶,环顾四周,众山尽收眼底,屯前仅一线可登,飞虎、朝天、飞龙、飞凤四关遗址仍在,随山势绵延十余里。
【解说】登上海龙囤须过飞虎关三十六阶天梯,厚实的石垛将石梯镶成了一道陡峭的石槽,槽里的石级每级高达五十公分,爬起来很费劲。也是当时阻碍明军最重要的一个关口。
【记者现场】现在呢,我们就来到了三十六步天梯的飞虎关,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飞虎关,有很多很多和平常我们看到的天梯不一样的阶梯。那么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天梯呢。它有高度大概有五十公分左右,宽度大概在两米左右,为什么会修成这样的形状呢,据我们刚才的导游大爷介绍,首先,它有利于排水。其次呢,它有利于在战争时候,滚木礌石增强它的冲击力。最后呢,它有利于缩短我们的长度,有利于攀爬。
【解说】当年的雄关漫道只遗残垣断壁,王宫殿宇也隐于泥土与荆棘丛中,明末西南风云开阖的历史都蕴藉在这些无言的山石间供世人凭吊。
【解说】据了解,2001年海龙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3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申遗申请,国家文物局已经受理,6月中旬前将派世遗专家到现场考察。如果申报获批,海龙屯将是中国首个遗址类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