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邺城遗址出土佛造像或证唐武宗灭佛

今年,邺城考古队在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的邺城遗址内,发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和造像碎片数千件。考古专家表示,这为今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考古专家推测,佛造像的出土为今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佛像瘗埋制度是古代佛教的一种制度,佛教徒为了做功德,看到残像就收集在一起,规规矩矩地埋在地下,有的还在上面建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说:“这批佛造像被发现很不规矩,放得很乱。到底是灭佛运动还是瘗埋制度,现在还不能肯定,因为整理出来的佛造像只是根据纪年判断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原后,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北魏时数目众多的佛寺占有了大量田地。佛教在蓬勃发展中也孕埋着深层危机,其教义、制度等与中国传统文化多有不同,不断遭到儒、道的抵制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学术论争激烈上演,佛教遭遇的理论阻击最终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那里变成了暴力镇压。中国历史上共有四次灭佛运动,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唐武宗李炎灭佛和五代时后周周世宗柴荣灭佛。

邺城遗址发掘的石造像有的手或足部缺失,有的被砸成数块。这些“受伤”的佛造像见证了佛教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推断,邺城遗址出土的佛造像可能源自唐朝唐武宗李炎灭佛,“按照考古学的方法,制造日期最晚的出土文物决定那个遗址的时代。这次发掘发现最晚的佛造像是唐朝的,因此这批佛造像有可能源自唐武宗灭佛。”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